赤甲白盐碧丛丛,半山人家草树中。
榴花满山红似火,荔子天凉未肯红。
拼音
chì jiǎ bái yán bì cóng cóng,bàn shān rén jiā cǎo shù zhōng。
liú huā mǎn shān hóng sì huǒ,lì zǐ tiān liáng wèi kěn hóng。
注释
- 赤甲白盐:指夔州(今重庆奉节)两座名山,赤甲山因含氧化铁呈红色,白盐山因岩石色白如盐得名
- 碧丛丛:形容草木茂盛青翠的样子
- 榴花:石榴花,农历五月盛开
- 荔子:荔枝,成熟期在农历六月
- 未肯红:拟人手法,指因天气尚凉荔枝还未成熟变红
译文
赤甲山与白盐山间草木葱茏青翠,半山腰的人家掩映在绿树草丛中。
满山的石榴花红艳似火,而荔枝因天气尚凉迟迟不肯转红。
背景
此诗作于淳熙二年(1175年)五月:
- 范成大任四川制置使期间巡视川东
- 南宋时期夔州特殊的丹霞地貌
- 当地特色的花果种植业
赏析
- 艺术特色:
- 色彩对比:赤、白、碧、红的强烈视觉冲击
- 空间构图:远景(山)-中景(人家)-近景(花果)的层次
- 拟人手法:”未肯红”赋予荔枝人的情态
- 思想内涵:
- 展现三峡地区独特的地理风貌
- 反映山地居民的生活环境
- 记录物候变化的细微特征
- 语言突破:
- “丛丛”叠词的韵律美
- “似火”比喻的鲜明生动
- “未肯”拟人的妙趣横生
评价
- 元代《蜀中广记》:”写夔中山水,无过此诗之工”
- 明代杨慎:”‘未肯红’三字,物候描写之绝”
- 清代王士禛:”较陆游’山榴花放客初来’更见章法”
请登录后查看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