夔州竹枝歌九首·其四

范成大

瘿妇趁墟城里来,十十五五市南街。
行人莫笑女麤丑,儿郎自与买银钗。

拼音

yǐng fù chèn xū chéng lǐ lái,shí shí wǔ wǔ shì nán jiē。
xíng rén mò xiào nǚ cū chǒu,ér láng zì yǔ mǎi yín chāi。

注释

  1. 瘿妇:患有大脖子病(甲状腺肿大)的妇女
  2. 趁墟:赶集
  3. 十十五五:三三两两结伴而行
  4. 麤:同“粗”
  5. 银钗:银制发簪(婚嫁信物)

译文

患大脖子病的妇女结伴进城赶集,三三两两走在城南街市上。
过路人莫要嘲笑她们相貌粗丑,她们的丈夫照样给买银钗首饰。

背景

此诗作于淳熙二年(1175年):

  1. 南宋川东地区缺碘性疾病普遍
  2. 夔州民间质朴的婚姻观念
  3. 范成大对底层民众的人文关怀

赏析

  1. 艺术特色:
  • 白描手法:客观呈现特殊人群生活
  • 对比反衬:外貌缺陷与婚姻幸福的对比
  • 口语入诗:”十十五五”的方言韵味
  1. 思想内涵:
  • 记录古代地方病的真实状况
  • 批判以貌取人的世俗观念
  • 歌颂质朴真挚的夫妻感情
  1. 语言突破:
  • “瘿妇”的直白称谓
  • “自与”的坚决语气
  • “银钗”的象征意义

评价

  1. 元代《蜀中广记》:”录夔州风土,此篇最见仁心”
  2. 明代李贽:”‘自与买’三字,说尽民间真情”
  3. 清代纪昀:”较白居易《秦中吟》更见温厚”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请登录后发表评论

    请登录后查看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