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筵女儿歌竹枝,一声三叠客忘归。
万里桥边有船到,绣罗衣服生光辉。
拼音
dāng yán nǚ ér gē zhú zhī,yī shēng sān dié kè wàng guī。
wàn lǐ qiáo biān yǒu chuán dào,xiù luó yī fú shēng guāng huī。
注释
- 当筵:在酒席间
- 一声三叠:指歌声婉转多叠唱
- 万里桥:成都著名古桥(诸葛亮送费祎处)
- 绣罗衣服:绣花丝绸衣裳
译文
酒席间少女唱起竹枝词,婉转歌声令游子忘归。
万里桥边商船抵达,锦绣罗衣闪耀生辉。
背景
此诗作于淳熙二年(1175年):
- 南宋成都商业繁荣
- 竹枝词作为酒宴表演形式
- 川蜀丝绸贸易兴盛
- 范成大巡视成都期间
赏析
- 艺术特色:
- 视听通感:歌声与绣衣的光彩交融
- 空间跳跃:从酒宴到码头的场景转换
- 细节特写:”生光辉”的动态描写
- 思想内涵:
- 记录竹枝词的表演形式
- 展现宋代商贸繁荣
- 反映文人宴饮习俗
- 语言突破:
- “三叠”的音乐性
- “忘归”的心理刻画
- “生光辉”的视觉强化
评价
- 元代《蜀中广记》:”写锦官风物,此篇最是旖旎”
- 明代杨慎:”‘生光辉’三字,说尽蜀锦之妙”
- 清代王士禛:”较刘禹锡竹枝词更见富丽”
请登录后查看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