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拼音
bàn mǔ fāng táng yī jiàn kāi,tiān guāng yún yǐng gòng pái huái。
wèn qú nǎ dé qīng rú xǔ?wèi yǒu yuán tóu huó shuǐ lái。
注释
- 一鉴开:像打开的镜子(鉴:镜子)
- 徘徊:来回移动
- 渠:它(指方塘)
- 如许:如此
- 活水:流动的清水
译文
半亩方塘如明镜展开,天光云影在水中荡漾。
要问它为何这般清澈?只因源头有活水不断涌来。
背景
此诗约作于淳熙十三年(1186年):
- 朱熹在武夷山讲学期间
- 南宋理学发展成熟期
- 书院教育兴盛的时代背景
赏析
- 艺术特色:
- 比喻精妙:”方塘”喻心智,”活水”喻新知
- 动静结合:静态池塘与动态云影
- 问答结构:自问自答的哲理表达
- 思想内涵:
- 阐述”格物致知”的理学思想
- 强调持续学习的重要性
- 揭示认知更新的内在机制
- 语言突破:
- “鉴开”的意象创新
- “徘徊”的动态感
- “活水”的概念提炼
评价
- 元代《宋元学案》:”朱子诗中最具理趣者”
- 明代王阳明:”‘活水’二字,说尽致知精髓”
- 清代沈德潜:”理语入诗,此篇堪称典范”
请登录后查看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