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拼音
shèng rì xún fāng sì shuǐ bīn,wú biān guāng jǐng yī shí xīn。
děng xián shí dé dōng fēng miàn,wàn zǐ qiān hóng zǒng shì chūn。
注释
- 胜日:美好的日子(特指春日)
- 泗水:山东河流(孔子讲学之地)
- 等闲:寻常、不经意间
- 东风面:春风的面貌
- 万紫千红:百花盛开的景象
译文
良辰探寻芳踪至泗水之滨,无边的风光焕然一新。
不经意间领悟春风真意,百花绚烂皆是春的化身。
背景
此诗约作于绍熙五年(1194年):
- 朱熹任潭州知州期间
- 南宋理学官方化时期
- 借咏春阐发儒学真谛
赏析
- 艺术特色:
- 色彩交响:”万紫千红”的视觉盛宴
- 虚实相生:自然春光与儒学隐喻
- 双重结构:表层记游/深层说理
- 思想内涵:
- 以”寻芳”喻求道历程
- “东风”象征孔门真传
- “总是春”揭示理一分殊
- 语言突破:
- “一时新”的顿悟感
- “识得”的认知飞跃
- “总是”的统摄力度
评价
- 元代《瀛奎律髓》:”朱子咏春,此诗冠绝古今”
- 明代李贽:”‘万紫千红’四字,写尽圣门气象”
- 清代王士禛:”较程颢’万物静观’更见活泼”
请登录后查看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