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
未觉池塘春草梦,阶前梧叶已秋声。
拼音
shào nián yì lǎo xué nán chéng,yī cùn guāng yīn bù kě qīng。
wèi jué chí táng chūn cǎo mèng,jiē qián wú yè yǐ qiū shēng。
注释
- 学难成:学问难以成就
- 不可轻:不可轻视
- 春草梦:春日芳草的美梦(喻青春时光)
- 梧叶:梧桐树叶
- 秋声:秋天的声响(喻时光流逝)
译文
青春易逝学问难成,每寸光阴都需珍惜。
还未及品味春草池塘的美梦,阶前梧桐已传来秋声瑟瑟。
背景
此诗约作于绍熙元年(1190年):
- 朱熹任漳州知州期间
- 为州学学子所作劝学诗
- 南宋书院教育兴盛时期
赏析
- 艺术特色:
- 时空对比:春梦/秋声的强烈反差
- 意象选择:池塘春草(生机)vs阶前梧叶(萧瑟)
- 语言凝练:”一寸光阴”的量化表达
- 思想内涵:
- 阐释”格物致知”需惜时的道理
- 体现”循序渐进”的治学方法
- 表达”及时勉励”的教育理念
- 语言突破:
- “易老”与”难成”的辩证
- “未觉”与”已”的时间张力
- “秋声”的通感运用
评价
- 元代《宋诗纪事》:”朱子劝学诗,此篇最脍炙人口”
- 明代王阳明:”‘一寸光阴’说,可为童子座右铭”
- 清代沈德潜:”二十八字胜过万言劝学文”
请登录后查看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