拟古八首·其一

朱熹

离离原上树,戢戢涧中蒲。
娟娟东家子,郁郁方幽居。
濯濯明月姿,靡靡朝华敷。
昔为春兰芳,今为秋蘼芜。
寸心未销歇,托体思同车。

拼音

lí lí yuán shàng shù,jí jí jiàn zhōng pú。
juān juān dōng jiā zǐ,yù yù fāng yōu jū。
zhuó zhuó míng yuè zī,mǐ mǐ zhāo huá fū。
xī wéi chūn lán fāng,jīn wéi qiū mí wú。
cùn xīn wèi xiāo xiē,tuō tǐ sī tóng chē。

注释

  1. 离离:树木茂盛貌
  2. 戢戢:水草聚集貌
  3. 娟娟:姿态美好
  4. 郁郁:文采丰盛
  5. 濯濯:明净清新
  6. 靡靡:细腻柔美
  7. 蘼芜:香草名(喻凋零)
  8. 托体:寄托身心

译文

原野上树木疏落有致,溪涧边蒲草茂密丛生。
东邻那位娟秀的姑娘,在幽僻处郁郁独居。
她曾有明月般皎洁风姿,如朝花般绚烂绽放。
往昔是芬芳的春兰,今成凋零的秋蘼芜。
但寸心从未冷却,仍渴望与你同车共载。

背景

此诗作于淳熙八年(1181年):

  1. 朱熹主管台州崇道观时期
  2. 对《古诗十九首》的创造性改写
  3. 南宋”拟古”诗风盛行阶段

赏析

  1. 艺术特色:
  • 叠词运用:连用六组叠词增强韵律
  • 意象转换:自然→人物→情感的递进
  • 今昔对照:春兰与秋蘼的时空对比
  1. 思想内涵:
  • 展现”物我合一”的理学境界
  • 表达”守道不移”的精神追求
  • 体现”温柔敦厚”的诗教理念
  1. 语言突破:
  • “濯濯”与”靡靡”的质感描写
  • “寸心”的儒家心性表达
  • “同车”的经典化用

评价

  1. 元代《宋诗纪事》:”紫阳拟古,此篇最得风人遗意”
  2. 明代杨慎:”‘寸心’二句,犹存汉魏骨力”
  3. 清代王士禛:”理学家拟古,独此不堕理障”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请登录后发表评论

    请登录后查看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