拟古八首·其二

朱熹

绮阁百余尺,朝霞冠其端。
飞檐丽远汉,曲楹何盘桓。
清谣发徽音,一唱再三叹。
借问谁为此?佳人本邯郸。
微响激流风,浮云惨将寒。
为言何所悲?游子在河关。
不恨久离阔,但忧芳岁阑。
愿为清宵梦,燕昵穷余欢。

拼音

qǐ gé bǎi yú chǐ,zhāo xiá guān qí duān。
fēi yán lì yuǎn hàn,qū yíng hé pán huán。
qīng yáo fā huī yīn,yī chàng zài sān tàn。
jiè wèn shuí wéi cǐ?jiā rén běn hán dān。
wēi xiǎng jī liú fēng,fú yún cǎn jiāng hán。
wèi yán hé suǒ bēi?yóu zǐ zài hé guān。
bù hèn jiǔ lí kuò,dàn yōu fāng suì lán。
yuàn wéi qīng xiāo mèng,yàn nì qióng yú huān。

注释

  1. 绮阁:华美楼阁
  2. 丽远汉:与银河相辉映
  3. 曲楹:曲折的廊柱
  4. 清谣:清越的歌谣
  5. 徽音:美好的乐音
  6. 邯郸:赵国都城(代指佳人故里)
  7. 芳岁阑:美好年华将尽
  8. 燕昵:亲密相处

译文

百尺华阁耸立,朝霞辉映顶端。
飞檐点缀银河,曲栏徘徊婉转。
清歌伴着雅乐,一唱三叹悠扬。
试问歌者何人?原是邯郸佳丽。
微音激荡流风,浮云骤显寒凉。
为何如此悲伤?游子远在边关。
不怨长久别离,只恐芳华将逝。
愿化清夜梦境,缠绵尽享欢愉。

背景

此诗作于淳熙八年(1181年):

  1. 继前首”离情”主题的延续
  2. 融合建安文学与南朝宫体风格
  3. 反映朱熹中年时期的审美趣味

赏析

  1. 艺术特色:
  • 空间建构:垂直(百尺)与水平(飞檐)的交织
  • 通感运用:视觉(朝霞)与听觉(清谣)的转换
  • 情感曲线:从”丽”到”寒”的情绪转折
  1. 思想内涵:
  • 展现”发乎情止乎礼”的诗教观
  • 表达”时光易逝”的生命意识
  • 体现”梦载道”的理学思维
  1. 语言突破:
  • “冠其端”的拟人化
  • “何盘桓”的空间想象
  • “穷余欢”的情感节制

评价

  1. 元代《宋诗纪事》:”拟古而不泥古,得建安神髓”
  2. 明代胡应麟:”‘微响’二句,已开《沧浪》先声”
  3. 清代纪昀:”理学家作艳体,此篇最见分寸”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请登录后发表评论

    请登录后查看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