拟古八首·其四

朱熹

佳人朗秋夜,蟋蟀鸣空堂。
大火西北流,河汉未渠央。
野草不复滋,白露结为霜。
梁燕起高飞,云鴈亦南翔。
念我同心子,音形阻一方。
不念执手欢,隔我如参商。
寓龙不为泽,画饼难充肠。
金石徒自坚,虚名真可伤。

拼音

jiā rén lǎng qiū yè,xī shuài míng kōng táng。
dà huǒ xī běi liú,hé hàn wèi qú yāng。
yě cǎo bù fù zī,bái lù jié wéi shuāng。
liáng yàn qǐ gāo fēi,yún yàn yì nán xiáng。
niàn wǒ tóng xīn zǐ,yīn xíng zǔ yī fāng。
bù niàn zhí shǒu huān,gé wǒ rú shēn shāng。
yù lóng bù wéi zé,huà bǐng nán chōng cháng。
jīn shí tú zì jiān,xū míng zhēn kě shāng。

注释

  1. 大火:心宿二
  2. 河汉:银河
  3. 未渠央:未尽(《诗经·小雅》典)
  4. 参商:参星与商星(永不相见)
  5. 寓龙:潜藏的龙(《周易》乾卦)
  6. 画饼:虚而不实(《三国志》典)

译文

在这明朗的秋夜,蟋蟀在空荡的厅堂中鸣叫。
火星(心宿二)向西北方流转,银河横亘天际,尚未到夜半时分。
野草不再生长,白露凝结成寒霜。
梁间的燕子振翅高飞,云中的大雁也向南迁徙。
想起与我志同道合的人啊,声音和形影却被阻隔在远方。
难道不记得曾经执手相欢的时光?如今却如参星与商星般永不相见。
潜藏的龙不能带来甘霖,画出的饼又怎能充饥?
金石纵然坚硬不摧,虚名浮誉才最令人感伤。

背景

此诗作于淳熙九年(1182年)秋:

  1. 朱熹任浙东提举时期
  2. 观察星象与物候的即兴之作
  3. 反映”庆元党禁”前夜的政治预感

赏析

  1. 艺术特色:
  • 星象体系:构建”大火-河汉-参商”天文意象群
  • 物候序列:蟋蟀→白露→飞鸟的秋景推移
  • 喻体叠加:连用”寓龙””画饼””金石”三重隐喻
  1. 思想内涵:
  • 展现”天人感应”的宇宙观
  • 表达”道不行”的忧患
  • 批判”名实相悖”的时弊
  1. 语言突破:
  • “未渠央”的古雅化用
  • “如参商”的时空压缩
  • “真可伤”的沉痛递进

评价

  1. 元代《宋诗纪事》:”天文入诗,此篇最见浑融”
  2. 明代杨慎:”‘寓龙’之喻,暗含《易》理”
  3. 清代王夫之:”二十句抵得《秋兴》八首”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请登录后发表评论

    请登录后查看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