郁郁涧底树,扬英秋草前。
与君结欢爱,自比金石坚。
金石终不渝,欢爱终不疏。
一夕远离别,悠悠在中途。
相思未云变,音容定何如?
伤彼三春蕖,灼灼层华敷。
盛时不可留,恐逐严霜枯。
夫君来何晚,贱妾长离居。
拼音
yù yù jiàn dǐ shù,yáng yīng qiū cǎo qián。
yǔ jūn jié huān ài,zì bǐ jīn shí jiān。
jīn shí zhōng bù yú,huān ài zhōng bù shū。
yī xī yuǎn lí bié,yōu yōu zài zhōng tú。
xiāng sī wèi yún biàn,yīn róng dìng hé rú?
shāng bǐ sān chūn qú,zhuó zhuó céng huá fū。
shèng shí bù kě liú,kǒng zhú yán shuāng kū。
fū jūn lái hé wǎn,jiàn qiè cháng lí jū。
注释
- 扬英:花朵绽放
- 三春蕖:三春(农历三月)的荷花
- 灼灼:鲜明灿烂貌
- 层华敷:层层花瓣舒展
- 严霜:寒霜
- 离居:分居
译文
溪涧树木葱郁,秋草前花朵绽放。
与你缔结欢爱,自比金石般坚贞。
金石永不改变,欢爱永不疏远。
一朝忽然远别,悠悠滞留旅途。
相思未曾改变,你的音容可好?
感伤那三春荷花,曾绚烂层层绽放。
盛时无法挽留,恐随寒霜枯萎。
夫君为何迟归?妾身长久独居。
背景
此诗作于淳熙十年(1183年):
- 朱熹主管台州崇道观时期
- 对《古诗十九首》”冉冉孤生竹”的创造性改写
- 反映南宋士人宦游与家庭分离的社会现实
赏析
- 艺术特色:
- 性别转换:以女性口吻抒写(突破理学家常规)
- 意象创新:”涧底树”与”秋草”的空间对照
- 情感曲线:从”金石坚”到”长离居”的跌宕
- 思想内涵:
- 展现”名实相副”的伦理观
- 表达”时光易逝”的生命意识
- 体现”温柔敦厚”的诗教理念
- 语言突破:
- “扬英”的动态美感
- “未云变”的含蓄否定
- “灼灼”的视觉强化
评价
- 元代《宋诗纪事》:”紫阳代闺音,最得风人遗意”
- 明代钟惺:”‘金石’四句,直追汉魏风骨”
- 清代沈德潜:”理学家作情语,此篇独见真至”
请登录后查看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