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雪后书事二首·其二

朱熹

满山残雪对虚堂,想似当年辋口庄。
门掩不须垂铁锁,客来聊复共藜床。
故人闻道歌围暖,妙语空传醉墨香。
莫为姬姜厌憔悴,把酒论文话偏长。

拼音

mǎn shān cán xuě duì xū táng,xiǎng sì dāng nián wǎng kǒu zhuāng。
mén yǎn bù xū chuí tiě suǒ,kè lái liáo fù gòng lí chuáng。
gù rén wén dào gē wéi nuǎn,miào yǔ kōng chuán zuì mò xiāng。
mò wèi jī jiāng yàn qiáo cuì,bǎ jiǔ lùn wén huà piān cháng。

注释

  1. 辋口庄:王维辋川别业(唐代著名园林)
  2. 藜床:藜木制作的坐榻(隐士用具)
  3. 歌围暖:围坐歌咏的温馨场景
  4. 醉墨香:酒后挥毫的墨香
  5. 姬姜:春秋时美女(代指美色)
  6. 论文:讨论文章义理

译文

满山残雪映空堂,恍若当年王维辋川庄。
柴门虚掩无需锁,客来共坐藜木榻。
故人围坐歌咏暖,妙语伴着墨香传。
莫因红颜厌憔悴,把酒论文夜偏长。

背景

此诗作于绍熙三年(1192年)冬:

  1. 朱熹在建阳考亭讲学时期
  2. 次韵友人诗作
  3. 反映晚年”道南学派”的学术氛围

赏析

  1. 艺术特色:
  • 空间建构:山雪(外景)与虚堂(内景)的禅意对照
  • 感官交响:视觉(雪)、听觉(歌)、嗅觉(墨)的多维呈现
  • 今昔呼应:辋川(历史记忆)与考亭(现实场景)的叠映
  1. 思想内涵:
  • 展现”孔颜乐处”的精神境界
  • 表达”以文会友”的学术追求
  • 体现”重道轻色”的价值取向
  1. 语言突破:
  • “想似”的虚实转换
  • “聊复”的闲适意味
  • “话偏长”的时光凝滞感

评价

  1. 元代《瀛奎律髓》:”紫阳晚年诗,此篇最见洒落”
  2. 明代李东阳:”‘醉墨香’三字,尽显文人三昧”
  3. 清代纪昀:”较前首更显圆融,理趣天成”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请登录后发表评论

    请登录后查看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