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公种药地,窈窕青山阿。
青山固不群,花药亦婆娑。
一掇召冲气,三掇散沈疴。
先生澹无事,端居味天和。
老木百年姿,对立方嵯峨。
持此供日夕,不乐复如何。
拼音
xiè gōng zhǒng yào dì,yǎo tiǎo qīng shān ē。
qīng shān gù bù qún,huā yào yì pó suō。
yī duō zhào chōng qì,sān duō sàn chén kē。
xiān shēng dàn wú shì,duān jū wèi tiān hé。
lǎo mù bǎi nián zī,duì lì fāng cuó é。
chí cǐ gòng rì xī,bù lè fù rú hé。
注释
- 谢公:指南朝谢灵运(此处喻谢少卿)
- 窈窕:幽深美好貌(《诗经·关雎》典)
- 婆娑:枝叶纷披(《楚辞·九怀》典)
- 冲气:天地元气(《老子》”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 沈疴:顽固疾病(《文选·七发》典)
- 天和:自然和谐之气(《庄子·天道》)
- 嵯峨:高峻貌(司马相如《上林赋》典)
译文
谢公(谢灵运)的药圃,坐落在幽深的青山脚下。
青山本就超然独立,园中的花草也自在摇曳。
采一株药可唤来天地灵气,摘三株能驱散久治不愈的顽疾。
先生(谢公)心境淡泊无牵挂,静坐体味着自然的和谐。
百年老树苍劲挺拔,与青山相对更显巍峨。
以此(采药、观景)消磨晨昏,还有什么不满足的呢?
背景
此诗作于淳熙十五年(1188年)春:
- 朱熹任浙东提举期间造访谢氏药园
- 南宋医药学鼎盛时期
- 融合《周易》”厚德载物”与《庄子》”天和”思想
赏析
- 艺术特色:
- 空间建构:水平(药地)与垂直(青山)的几何构图
- 数字妙用:”一掇”与”三掇”的疗效递进
- 色彩哲学:青(山)、彩(花)、褐(老木)的层次晕染
- 思想内涵:
- 展现”格物穷理”的认识方法
- 表达”医道同源”的生命观
- 阐发”孔颜乐处”的精神境界
- 语言突破:
- “召冲气”的医道术语诗化
- “味天和”的通感表达
- “复如何”的反诘收束
评价
- 元代《宋诗纪事》:”紫阳咏医诗,此篇最得药圃真趣”
- 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序例》:”‘召冲气’三字,已尽医理玄微”
- 清代沈德潜《说诗晬语》:”理学家咏物,独此不见理障”
请登录后查看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