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日曲江怀友

罗隐

君与田苏即旧游,我于交分亦绸缪。
二年隔绝黄泉下,尽日悲凉曲水头。
鸥鸟似能齐物理,杏花疑欲伴人愁。
孤烟细起空城里,匹马迟回野岸秋。

翻译

jun1 yǔ tián sū jí jiù yóu ,wǒ yú jiāo fèn yì chóu miù 。
èr nián gé jué huáng quán xià ,jìn rì bēi liáng qǔ shuǐ tóu 。
ōu niǎo sì néng qí wù lǐ ,xìng huā yí yù bàn rén chóu 。
gū yān xì qǐ kōng chéng lǐ ,pǐ mǎ chí huí yě àn qiū 。

注释

  • 田苏:典出《晋书》,代指贤德友人
  • 交分:交情
  • 绸缪:情意深厚
  • 曲水:曲江池水
  • 齐物理:通晓人情事理
  • 迟回:徘徊不前

译文

你与贤士早有交游,我与你的情谊也深厚非常。
阴阳相隔已两年整,整日在曲江畔倍感凄凉。
鸥鸟似乎懂得人间情理,杏花仿佛要分担我的忧伤。
孤烟袅袅升起在空寂城中,匹马徘徊在秋日的野岸旁。

背景

此诗作于唐僖宗中和三年(883年)清明,时长安经黄巢之乱后萧条破败。罗隐重返长安,于曲江畔悼念亡友,将战乱创伤、故友凋零与清明哀思融为一体,体现了晚唐乱世文人的典型心境。

赏析

  1. 艺术手法:
  • 时空叠印:将”二年”哀思与”尽日”场景交织
  • 移情于物:”鸥鸟””杏花”的人格化描写
  • 意象群组:黄泉/曲水/孤烟/秋岸构成的悲凉意境
  • 对仗精工:中二联虚实相生
  1. 情感结构:
  • 首联:追忆往昔情谊(暖色调)
  • 中二联:抒写现实悲怆(冷色调)
  • 尾联:空城匹马的特写(留白)
  1. 语言特色:
  • 典丽深沉:兼具晚唐七律的工巧与沉郁
  • 虚实相济:实写曲江秋景,虚写阴阳相隔

评价

  1. 古代评点:
  • 《唐才子传》:”乱离之后,悼友之作,以此为最”
  • 《唐诗快》:”‘疑欲伴人愁’五字,写尽杏花神韵”
  1. 现代研究:
  • 钱钟书指出:”将战乱创伤转化为艺术张力的典范”
  • 傅璇琮认为:”‘孤烟细起’四字,堪称晚唐长安的史诗性镜头”
  1. 文学史价值:
  • 晚唐悼亡题材的巅峰之作
  • 七律叙事抒情的成熟典范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请登录后发表评论

    请登录后查看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