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上高楼望故乡,愁看寒食雨霏霏。
烟波江上渔歌远,芦荻洲边雁影稀。
芳草已迷骚客路,落花犹点美人衣。
此情此景堪惆怅,回首东风泪暗挥。
拼音
dú shàng gāo lóu wàng gù xiāng ,chóu kàn hán shí yǔ fēi fēi 。
yān bō jiāng shàng yú gē yuǎn ,lú dí zhōu biān yàn yǐng xī 。
fāng cǎo yǐ mí sāo kè lù ,luò huā yóu diǎn měi rén yī 。
cǐ qíng cǐ jǐng kān chóu chàng ,huí shǒu dōng fēng lèi àn huī 。
注释
- 春晚:暮春时节
- 寒食:清明前一日
- 骚客:指屈原(曾流放洞庭)
- 美人:湘夫人(屈原《九歌》意象)
- 东风:春风(暗喻时光流逝)
译文
独登高楼眺望故乡,愁看寒食细雨迷蒙。
江上烟波渔歌渐远,洲边芦荻雁影稀疏。
芳草已遮屈原旧路,落花仍缀湘妃衣襟。
此情此景令人惆怅,回首春风泪落无声。
背景
此诗作于唐僖宗中和年间(881-885),崔橹流寓岳阳时期。时值晚唐动荡,诗人登岳阳楼触景生情,将寒食愁绪、屈原典故与个人漂泊之感交融,创作了这首融合地理、历史与个人情怀的七律。
赏析
- 艺术手法:
- 三重时空叠印:现实(寒食雨景)—历史(屈原踪迹)—神话(湘妃传说)
- 意象系统构建:”高楼—烟波—芦荻”的立体空间意象群
- 用典出新:化用《楚辞》而毫无痕迹
- 炼字精妙:”迷””点”二字活化景物
- 情感维度:
- 表层:寒食登楼的羁旅愁思
- 中层:对历史人物的共情
- 深层:时代没落的预感
- “泪暗挥”的克制表达更显沉痛
- 诗律特征:
- 对仗工巧:中二联时空交错对
- 声韵设计:押微韵营造迷离氛围
- 结构严谨:起承转合分明
评价
- 古代评点:
- 《唐才子传》:”得屈宋之魂而不着形迹”
- 《唐诗归》:”‘落花点衣’四字,晚唐绝唱”
- 现代研究:
- 钱钟书指出:”将地理意象转化为历史记忆容器”
- 叶嘉莹认为:”开创了’地域—历史—个人’三维抒情模式”
- 文学史意义:
- 晚唐地域怀古诗的典范
- 寒食题材诗歌的抒情深化
请登录后查看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