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日园林寄友人

贾岛

今日清明节,园林胜事偏。
晴风吹柳絮,新火起厨烟。
杜草开三径,文章忆二贤。
几时能命驾,对酒落花前。

拼音

jīn rì qīng míng jiē ,yuán lín shèng shì piān 。
qíng fēng chuī liǔ xù ,xīn huǒ qǐ chú yān 。
dù cǎo kāi sān jìng ,wén zhāng yì èr xián 。
jǐ shí néng mìng jià ,duì jiǔ luò huā qián 。

注释

  • 胜事:美好事物
  • 新火:寒食后新取之火
  • 杜草:杜若草(香草名)
  • 三径:隐士居所(蒋诩典故)
  • 二贤:指陶渊明、孟浩然等隐逸诗人
  • 命驾:命人驾车(指赴约)

译文

今日正值清明佳节,园林美景格外动人。
晴风拂动柳絮飞舞,新火点燃厨灶生烟。
杜若草长满隐士小径,品文章追忆古时贤人。
何时才能驱车赴约,与君对酌落花之间。

背景

此诗作于开成五年(840年)前后,贾岛隐居长安郊外时期。诗人将寒食清明习俗、隐逸情怀与文人雅集相结合,在传统祭扫节日里创作了这首充满文人趣味的邀约诗,体现了晚唐隐逸诗人的特殊节庆体验。

赏析

  1. 艺术手法:
  • 意象组合:构建”柳絮—新火—杜草—落花”的文人意象群
  • 用典艺术:暗用蒋诩”三径”、陶孟”二贤”典故
  • 时空设计:由眼前景(前两联)到古今情(后两联)
  • 结句留白:”落花前”的未尽之意
  1. 情感特质:
  • 表层:清明游园的闲适
  • 中层:对隐逸先贤的追慕
  • 深层:文人相知的渴望
  • “能命驾”的期盼体现孤介诗人的社交需求
  1. 语言特色:
  • 炼字精准:”偏””起””开”等动词活化景物
  • 简淡有味:延续”郊寒岛瘦”的基本风格
  • 对仗工稳:中二联虚实相生

评价

  1. 古代评点:
  • 《唐诗纪事》:”浪仙此作,得陶家三昧”
  • 《唐贤三昧集》:”清明诗中别具幽致”
  1. 现代研究:
  • 闻一多指出:”将寒食新火转化为诗意意象的典范”
  • 钱钟书认为:”‘忆二贤’三字,道尽晚唐诗人集体记忆”
  1. 文学史价值:
  • 晚唐隐逸诗派的代表作
  • 清明题材诗歌的雅化转型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请登录后发表评论

    请登录后查看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