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羡杂咏十九首·茗坡

陆希声

二月山家谷雨天,半坡芳茗露华鲜。
春酲病酒兼消渴,惜取新芽旋摘煎。

拼音

èr yuè shān jiā gǔ yǔ tiān ,bàn pō fāng míng lù huá xiān 。
chūn chéng bìng jiǔ jiān xiāo kě ,xī qǔ xīn yá xuán zhāi jiān 。

注释

  1. 阳羡:今江苏宜兴,唐代著名茶区
  2. 茗坡:种茶的山坡
  3. 谷雨:二十四节气之一,清明后十五日
  4. 芳茗:芳香的新茶
  5. 露华鲜:带露水的茶叶鲜嫩欲滴
  6. 春酲:春天饮酒后的不适感
  7. 消渴:解渴,亦指糖尿病症状
  8. 旋摘煎:现采现煮

译文

谷雨时节的二月山间,
半坡新茶带着露珠鲜嫩芬芳。
春酒醉人又兼口渴不适,
珍惜地采摘新芽立即煎煮品尝。

背景

此诗作于陆希声隐居阳羡期间(约880年)。作为晚唐著名茶人,陆希声在阳羡亲自种茶、制茶,诗中反映唐代文人”自种自饮”的茶事生活,展现茶文化与隐逸文化的结合。

赏析

  1. 艺术特色
    • 时空聚焦:浓缩”谷雨天”到”旋摘煎”的制茶过程
    • 感官描写:”露华鲜”的视觉、”芳茗”的嗅觉味觉交融
    • 生活情趣:将治病与品茗巧妙结合
  2. 文化内涵
    • 体现唐代”茶解酒毒”的养生观念
    • 展现文人隐士”茶事即雅事”的生活美学
    • “惜取”二字凸显对茶事的虔诚态度
  3. 诗学价值
    • 开创”茶坡”题材的写实传统
    • 比《茶经》更早记录阳羡茶的珍贵

评价

  1. 古代评价
    • 《全唐诗》收录为”茶事诗典范”
    • 宋代《宣和北苑贡茶录》引此诗证阳羡茶史
  2. 现代研究
    • 吴觉农《茶经述评》称其为”最早的茶园生态诗”
    • 日本学者布目潮沨认为此诗体现”唐茶文化的地域性”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请登录后发表评论

    请登录后查看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