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山贡焙歌(节选)

李郢

春风三月贡茶时,尽逐红旌到山里。
焙中清晓朱门开,筐箱渐见新芽来。
陵烟触露朝采茶,谷雨初晴叫山鸦。
焙成粒粒比金粟,芳气袭人如桂花。

拼音

chūn fēng sān yuè gòng chá shí ,jìn zhú hóng jīng dào shān lǐ 。
bèi zhōng qīng xiǎo zhū mén kāi ,kuāng xiāng jiàn jiàn xīn yá lái 。
líng yān chù lù cháo cǎi chá ,gǔ yǔ chū qíng jiào shān yā 。
bèi chéng lì lì bǐ jīn sù ,fāng qì xí rén rú guì huā 。

注释

  • 贡焙:进贡茶叶的烘焙工序
  • 红旌:红色旗帜(官府标志)
  • 陵烟:山间雾气
  • 金粟:金颗粒(喻茶叶珍贵)
  • 谷雨:采茶最佳节气(清明后十五日)

译文

三月春风贡茶时节,官员们举着红旗进山来。
拂晓时分打开烘焙坊朱门,竹筐里渐堆满新采茶芽。
踏着晨雾沾露采摘,谷雨初晴时山鸦啼鸣。
烘焙成的茶粒如金粟般珍贵,芬芳气息似桂花袭人。

背景

此诗作于大中六年(852年)前后,李郢游历湖州顾渚山时。唐代”贡茶”制度极盛,诗人真实记录紫笋茶从采摘到烘焙的全过程,是研究唐代茶文化的重要文献。

赏析

  1. 艺术手法:
  • 流程叙事:完整呈现采茶-烘焙流程
  • 色彩对照:红旌/朱门(官)与青芽/白露(民)
  • 通感运用:”芳气如桂花”的嗅觉描写
  • 节气特写:突出”谷雨”的时令意义
  1. 社会内涵:
  • 唐代贡茶制度的真实写照
  • 官民关系的微妙呈现(”尽逐红旌”)
  • 茶叶经济的繁荣景象
  • 劳动价值与自然馈赠的礼赞
  1. 诗学价值:
  • 唐代”茶诗”的集大成之作
  • 将生产工艺诗化的典范
  • 纪实文学与抒情诗的完美结合

评价

  1. 古代评点:
  • 《唐音癸签》:”李楚望此作,可补《茶经》之阙”
  • 《唐诗快》:”‘粒粒比金粟’五字,写尽贡茶之贵”
  1. 现代研究:
  • 钱钟书指出:”中晚唐经济题材诗歌的巅峰”
  • 傅璇琮认为:”茶文化从实用向审美的转型标志”
  1. 文学史定位:
  • 唐代茶文化诗歌的双璧之一(与皎然《饮茶歌》并列)
  • 中国工业题材诗歌的早期典范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请登录后发表评论

    请登录后查看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