飘飖未得意,感激与谁论。
昨日遇夫子,仍欣吾道存。
凤凰从东来,何意复高飞。
竹花不结实,念子忍朝饥。
开轩纳微月,灭烛延清光。
更尽一杯酒,为子奏丝簧。
拼音
piāo yáo wèi dé yì,gǎn jī yǔ shuí lùn。
zuó rì yù fū zǐ,réng xīn wú dào cún。
fèng huáng cóng dōng lái,hé yì fù gāo fēi。
zhú huā bù jiē shí,niàn zǐ rěn zhāo jī。
kāi xuān nà wēi yuè,miè zhú yán qīng guāng。
gèng jìn yī bēi jiǔ,wèi zǐ zòu sī huáng。
注释
- 司空璲:名璲,时任县尉(唐代县尉别称少府)
- 凤凰:喻指司空璲(《诗经·大雅》”凤凰鸣矣,于彼高冈”)
- 竹花:竹子开花(《山海经》”竹六十年一易根,易根必结实”)
- 丝簧:管弦乐器(《礼记·月令》”调竽笙竾簧”)
译文
飘零未得志,满腔感慨向谁言?
昨日幸遇君,犹喜吾道未湮。
凤凰自东来,为何又高飞远?
竹花不结果,怜君忍饥寒。
开窗迎月色,熄烛延清辉。
再尽一杯酒,为君奏管弦。
背景
此诗作于开元二十三年(735年),时高适32岁,反映:
- 社交背景:与下层官吏的诗酒唱和
- 经济状况:”竹花”暗示的饥馑之年
- 思想特征:儒家”道统”意识的觉醒
- 音乐文化:唐代文人的弦歌传统
赏析
- 艺术特色:
- 比兴交织(凤凰/竹花)
- 光影对比(微月/清光)
- 知音主题(奏乐明志)
- 结句余韵
- 情感结构:
失意独白→遇友欣喜→忧患共勉→诗酒遣怀
四重情感脉络 - 核心意象:
- “凤凰”的才德象征
- “竹花”的时艰隐喻
- “丝簧”的知音密码
评价
- 宋·刘辰翁《高常侍集评》:”‘竹花’句,见天宝初年饥馑之象”
- 明·胡震亨《唐音癸签》:”后四句即嵇康《琴赋》’理重华之遗操’意”
- 清·王士禛《唐人万首绝句选》评:”四十字中含《风》《骚》之旨”
- 近人闻一多:”盛唐寒士交友诗的典型范式”
请登录后查看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