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临淇水岸,还望卫人邑。
别意在山阿,征途背原隰。
稍稍前村口,唯见转蓬入。
水渚人去迟,霜天雁飞急。
固应不远别,所与路未及。
欲济川上舟,相思空伫立。
拼音
zhāo lín qí shuǐ àn,huán wàng wèi rén yì。
bié yì zài shān ā,zhēng tú bèi yuán xí。
shāo shāo qián cūn kǒu,wéi jiàn zhuǎn péng rù。
shuǐ zhǔ rén qù chí,shuāng tiān yàn fēi jí。
gù yīng bù yuǎn bié,suǒ yǔ lù wèi jí。
yù jì chuān shàng zhōu,xiāng sī kōng zhù lì。
注释
- 淇水:古黄河支流(《诗经·卫风》”淇水汤汤”)
- 卫人邑:春秋卫国故地(《左传》”卫迁于帝丘”)
- 原隰:平原湿地(《诗经·小雅》”原隰既平”)
- 转蓬:飘转的蓬草(《商君书》”飞蓬遇飘风而行千里”)
译文
清晨来到淇水岸,回望卫国古城墙。
离情萦绕山曲处,征程已背离平壤。
渐渐行至村口外,唯见蓬草随风扬。
水边送客行步缓,霜天雁阵飞匆忙。
本当不是久离别,奈何前路各一方。
欲渡河川寻舟楫,空怀相思立斜阳。
背景
此诗作于开元二十一年(733年),反映:
- 地理特征:唐代淇卫地区风貌
- 交通状况:黄河渡口的舟楫往来
- 气候特点:华北霜期的物候现象
- 历史记忆:卫国文化的集体认同
赏析
- 艺术特色:
- 时空对位(朝临/还望)
- 动静相生(人迟/雁急)
- 意象反差(转蓬/飞雁)
- 结句留白
- 情感结构:
临水怀古→山路送别→物候感应→伫立相思
四重意境转换 - 核心意象:
- “淇水”的文化记忆
- “转蓬”的漂泊象征
- “霜雁”的时节信号
评价
- 宋·刘辰翁《高常侍集评》:”‘霜天雁飞急’五字,尽秋别神理”
- 明·唐汝询《唐诗解》:”后四句即谢朓’大江流日夜’意而更简远”
- 清·沈德潜《唐诗别裁》:”结得梁简文帝《临行诗》妙境”
- 近人闻一多:”盛唐羁旅行役诗的时空范式”
请登录后查看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