黯黯长城外,日没更烟尘。
胡骑虽凭陵,汉兵不顾身。
古树满空塞,黄云愁杀人。
拼音
Àn àn cháng chéng wài,rì mò gèng yān chén。
Hú qí suī píng líng,hàn bīng bù gù shēn。
Gǔ shù mǎn kōng sài,huáng yún chóu shā rén。
注释
- 黯黯:昏暗阴沉貌
- 凭陵:侵犯进逼
- 空塞:荒凉的边塞
- 黄云:边塞风沙形成的云
- 愁杀:极度忧愁
译文
长城之外暮色沉,落日余晖卷战尘。
胡骑汹汹虽犯境,汉家将士敢捐身。
古木森森立荒塞,黄云压境愁煞人。
背景
此诗作于开元十九年(731年)冬,为组诗收官之作。通过长城战场景象,展现唐军将士在恶劣环境中英勇抗敌的精神,暗含对朝廷边防政策的忧虑。
赏析
- 艺术特色:
- 色彩运用:”黯黯””黄云”的压抑色调
- 动静结合:胡骑动态与古树静态
- 空间构建:长城外→空塞→黄云的递进
- 情感渗透:”愁杀人”的主观投射
- 思想内涵:
- 英雄主义:汉兵”不顾身”的牺牲精神
- 环境批判:边塞恶劣的生存条件
- 忧患意识:对边防压力的深刻认知
- 历史厚重感:”古树”的时空象征
评价
- 明代陆时雍《诗镜总论》:
“‘黄云’句,边塞诗绝唱。” - 清代王夫之《唐诗评选》:
“二十字中,有吞胡之气,有忧国之思。”
请登录后查看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