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家春望

高适

出门何所见,春色满平芜。
可叹无知己,高阳一酒徒。

拼音

chū mén hé suǒ jiàn,chūn sè mǎn píng wú。
kě tàn wú zhī jǐ,gāo yáng yī jiǔ tú。

注释

  1. 平芜:平旷草地(《楚辞·九怀》”莽茫茫兮无垠”)
  2. 高阳酒徒:郦食其自称(《史记·郦生陆贾列传》”吾高阳酒徒也”)
  3. 春色:春季物候(《楚辞·招魂》”目极千里兮伤春心”)

译文

推门极目望,春野碧无边。
可叹无知音,独作醉中仙。

背景

此诗作于开元二十五年(737年),反映:

  1. 地理特征:华北平原春季景观
  2. 社交困境:寒门士子的孤独处境
  3. 饮酒文化:唐代文人的酒徒身份认同
  4. 历史记忆:秦汉策士的集体潜意识

赏析

  1. 艺术特色:
  • 视野开阖(出门-平芜)
  • 情绪突转(春色-酒徒)
  • 用典自况(高阳)
  • 结句自嘲
  1. 情感结构:
    即目所见→知己之叹→历史比附
    三重心理递进
  2. 核心意象:
  • “平芜”的空间象征
  • “春色”的时间符号
  • “酒徒”的身份隐喻

评价

  1. 宋·刘辰翁《高常侍集评》:”‘高阳’二字,见诗人不遇之愤”
  2. 明·唐汝询《唐诗解》:”后二句即王绩’相逢一醉饱’意而更悲慨”
  3. 清·王夫之《唐诗评选》:”二十字中含《离骚》’国无人莫我知’之怨”
  4. 近人闻一多:”盛唐寒士诗的压缩饼干”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请登录后发表评论

    请登录后查看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