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骑争歌杨柳春,千场对舞绣骐驎。
到处尽逢欢洽事,相看总是太平人。
拼音
Wàn qí zhēng gē yáng liǔ chūn,qiān chǎng duì wǔ xiù qí lín。
Dào chù jìn féng huān qià shì,xiāng kàn zǒng shì tài píng rén。
注释
- 杨柳春:指《杨柳枝》曲(盛唐流行曲调)
- 绣骐驎:绣有麒麟图案的舞衣
- 欢洽:欢乐融洽
- 太平人:盛世百姓
- 九曲:指黄河九曲(暗喻边疆安定)
译文
万骑齐唱《杨柳春》,千场共舞绣麒麟。
处处逢迎欢庆事,人人俱是太平民。
背景
此诗作于天宝十二载(753年),高适在河西节度使哥舒翰幕府时。描绘边疆安定后的军民同乐场景,反映”开元盛世”的边疆治理成果。
赏析
- 艺术特色:
- 数字夸张:”万骑””千场”的盛世气象
- 视听通感:歌声与舞姿的交织
- 意象经营:”绣骐驎”的祥瑞符号
- 复沓手法:”到处””相看”的周遍性表达
- 思想内涵:
- 盛世赞歌:对边疆安定的歌颂
- 民族融合:胡汉共舞的和谐图景
- 治边理想:文人眼中的太平边疆
- 时代印记:天宝年间的盛世自信
评价
- 明代胡震亨《唐音癸签》:
“‘太平人’三字,写尽天宝气象。” - 清代王士禛《带经堂诗话》:
“高适此作,可补《唐书·乐志》。”
请登录后查看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