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韩四薛三东亭玩月

高适

远游怅不乐,兹赏吾道存。
款曲故人意,辛勤清夜言。
东亭何寥寥,佳境无朝昏。
阶墀近洲渚,户牖当郊原。
矧乃穷周旋,游时怡讨论。
树阴荡瑶瑟,月气延清尊。
明河带飞雁,野火连荒村。
对此更愁予,悠哉怀故园。

拼音

yuǎn yóu chàng bù lè,zī shǎng wú dào cún。
kuǎn qū gù rén yì,xīn qín qīng yè yán。
dōng tíng hé liáo liáo,jiā jìng wú zhāo hūn。
jiē chí jìn zhōu zhǔ,hù yǒu dāng jiāo yuán。
shěn nǎi qióng zhōu xuán,yóu shí yí tǎo lùn。
shù yīn dàng yáo sè,yuè qì yán qīng zūn。
míng hé dài fēi yàn,yě huǒ lián huāng cūn。
duì cǐ gèng chóu yǔ,yōu zāi huái gù yuán。

注释

  1. 韩四薛三:友人排行(唐人习惯以行第相称)
  2. 东亭:疑为洛阳东郊亭台(《两京新记》载”东都外郭有东亭”)
  3. 款曲:诚挚心意(《史记·魏公子列传》”公子执辔愈恭,颜色愈和”)
  4. 瑶瑟:玉饰之瑟(《楚辞·九歌》”陈竽瑟兮浩倡”)

译文

远游在外心郁结,今宵赏月道心存。
故人殷殷诉衷曲,清夜恳恳话殷勤。
东亭寂寥立郊野,美景无分昼与昏。
台阶下临河洲近,门窗正对旷野原。
更得尽兴共徘徊,畅游时复相讨论。
树影婆娑瑟声远,月色清幽酒频斟。
银河横亘伴飞雁,野火连绵接荒村。
对此情景添愁绪,悠然长思念故园。

背景

此诗作于开元二十六年(738年),反映:

  1. 地理特征:洛阳东郊水陆景观
  2. 社交文化:文人月夜雅集传统
  3. 音乐活动:唐代瑟乐演奏风尚
  4. 思乡情结:盛唐士人的地域认同

赏析

  1. 艺术特色:
  • 情感跌宕(怅-怡-愁)
  • 空间拓展(洲渚-郊原-银河)
  • 视听交响(瑟声-月气-野火)
  • 结句悠远
  1. 情感结构:
    羁旅愁绪→故人慰藉→亭景赏析→弦酒怡情→夜景触发→乡思涌动
    六重心境流转
  2. 核心意象:
  • “东亭”的社交空间
  • “瑶瑟”的音乐记忆
  • “野火”的视觉冲击

评价

  1. 宋·刘辰翁《高常侍集评》:”‘荡瑶瑟’字,见开元音乐之盛”
  2. 明·胡震亨《唐音癸签》:”后四句即王粲’登楼’意而更萧散”
  3. 清·王士禛《唐人万首绝句选》评:”结得谢朓’有情知望乡’妙境”
  4. 近人闻一多:”盛唐东都诗的地理记忆标本”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请登录后发表评论

    请登录后查看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