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拼音
Qiān lǐ huáng yún bái rì xūn,běi fēng chuī yàn xuě fēn fēn。
Mò chóu qián lù wú zhī jǐ,tiān xià shuí rén bù shí jūn。
注释
- 董大:著名琴师董庭兰(排行第一)
- 曛:昏暗(日光黯淡)
- 黄云:塞外风沙形成的云层
- 知己:知心朋友
- 识君:认识您(指董大名满天下)
译文
千里黄云蔽日昏,北风送雁雪纷纷。
莫忧前路无知音,普天谁人不识君?
背景
此诗作于天宝六载(747年)冬,高适44岁游历梁宋时。时值诗人与著名琴师董庭兰分别,在困顿中写下这首旷达的赠别诗。
赏析
- 艺术特色:
- 气象宏大:”千里””天下”的空间拓展
- 比兴手法:以”黄云””雪”喻人生困境
- 转折艺术:后二句对前二句的意境升华
- 语言力量:”莫愁””谁人”的肯定语气
- 思想内涵:
- 友谊观:困境中的真诚慰藉
- 人生观:豁达面对前路艰难
- 价值观:对艺术家的高度推崇
- 审美观:悲壮与豪迈的融合
评价
- 明代李攀龙《唐诗选》:
“后二句,千古送别绝唱。” - 清代王士禛《带经堂诗话》:
“二十八字中,有无限感慨,无限慰藉。”
请登录后查看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