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淇涉黄河途中作十三首·其一

高适

川上多往事,凄凉独至今。
昔人竟何去,流水自长吟。
白日照青草,荒园闻暮禽。
虽居人世里,终日少知音。

拼音

Chuān shàng duō wǎng shì,qī liáng dú zhì jīn。
Xī rén jìng hé qù,liú shuǐ zì cháng yín。
Bái rì zhào qīng cǎo,huāng yuán wén mù qín。
Suī jū rén shì lǐ,zhōng rì shǎo zhī yīn。

注释

  1. 淇:淇水(今河南淇县)
  2. 川上:河岸(典出《论语》”逝者如斯”)
  3. 暮禽:傍晚的鸟鸣
  4. 知音:知己(典出伯牙子期)

译文

河畔多少前朝事,凄凉唯有到如今。
古人终究何处去?流水依旧自长吟。
阳光普照青草地,荒园传来晚鸟音。
虽然身处人世间,终日难觅一知音。

背景

此诗作于开元二十一年(733年),高适30岁漫游河南时。为组诗第一首,通过淇水黄河途中的所见所感,抒发对历史变迁和人生孤独的思考。

赏析

  1. ​艺术特色​​:
  • 时空对照:古今变迁的深沉感慨
  • 意象经营:”流水”与”暮禽”的动静结合
  • 环境烘托:”荒园”的孤独氛围
  • 用典自然:”川上””知音”的化用
  1. ​思想内涵​​:
  • 历史意识:对人事无常的感悟
  • 孤独体验:知识分子的精神困境
  • 自然观:永恒自然与短暂人生的对比
  • 价值追求:对真挚友谊的渴望

评价

  1. 明代钟惺《唐诗归》:
    “‘终日少知音’五字,写尽才人寂寞。”
  2. 清代王夫之《唐诗评选》:
    “高适此作,可作《论语》川上章诗解。”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请登录后发表评论

    请登录后查看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