宓公琴台诗三首·其二

高适

邦伯感遗事,慨然建琴堂。
乃知静者心,千载犹相望。
入室想其人,出门何茫茫。
唯见白云合,东临邹鲁乡。

拼音

bāng bó gǎn yí shì,kǎi rán jiàn qín táng。
nǎi zhī jìng zhě xīn,qiān zǎi yóu xiāng wàng。
rù shì xiǎng qí rén,chū mén hé máng máng。
wéi jiàn bái yún hé,dōng lín zōu lǔ xiāng。

注释

  1. 邦伯:州郡长官(《尚书·召诰》”命庶殷侯甸男邦伯”)
  2. 琴堂:宓子贱纪念建筑(《说苑》载其”鸣琴而治”)
  3. 邹鲁:孔子故里(《庄子·天下》”其在诗书礼乐者,邹鲁之士”)
  4. 静者:心境澄明者(《老子》”致虚极,守静笃”)

译文

州官感怀先贤事,慨然重建鸣琴堂。
方知静者澄明心,千载之下犹相望。
入室追思宓子迹,出门四顾意茫茫。
唯见白云聚又散,东临邹鲁圣贤乡。

背景

此诗作于天宝八载(749年),反映:

  1. 文化重建:唐代地方官修缮古迹
  2. 思想传承:儒家德政观念的延续
  3. 地理特征:山东邹鲁文化圈影响
  4. 政治隐喻:对清净无为治道的推崇

赏析

  1. 艺术特色:
  • 古今对话(建堂-相望)
  • 出入对照(入室-出门)
  • 虚实相生(白云-邹鲁)
  • 结句空灵
  1. 情感结构:
    官吏追慕→静心感悟→空间转换→文化溯源
    四重意境递进
  2. 核心意象:
  • “琴堂”的政治象征
  • “静者”的精神境界
  • “白云”的永恒意象

评价

  1. 宋·刘辰翁《高常侍集评》:”‘白云合’三字,得陶谢山水真趣”
  2. 明·胡震亨《唐音癸签》:”后四句即王维’白云回望合’意而更古朴”
  3. 清·王士禛《唐人万首绝句选》评:”二十八字含《庄子》’坐忘’之境”
  4. 近人闻一多:”盛唐政治诗中的道家情怀”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请登录后发表评论

    请登录后查看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