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李九少府翥树宓子贱神祠碑

高适

吾友吏兹邑,亦尝怀宓公。
安知梦寐间,忽与精灵通。
一见兴永叹,再来激深衷。
宾从何逶迤,二十四老翁。
于焉建层碑,突兀长林东。
作者无愧色,行人感遗风。
坐令高岸尽,独对秋山空。
片石勿谓轻,斯言固难穷。
龙盘色丝外,鹊顾偃波中。
形胜驻群目,坚贞指苍穹。
我非王仲宣,去矣徒发蒙。

拼音

wú yǒu lì zī yì,yì cháng huái mì gōng。
ān zhī mèng mèi jiān,hū yǔ jīng líng tōng。
yī jiàn xīng yǒng tàn,zài lái jī shēn zhōng。
bīn cóng hé wēi yí,èr shí sì lǎo wēng。
yú yān jiàn céng bēi,tū wù cháng lín dōng。
zuò zhě wú kuì sè,xíng rén gǎn yí fēng。
zuò lìng gāo àn jìn,dú duì qiū shān kōng。
piàn shí wù wèi qīng,sī yán gù nán qióng。
lóng pán sè sī wài,què gù yǎn bō zhōng。
xíng shèng zhù qún mù,jiān zhēn zhǐ cāng qióng。
wǒ fēi wáng zhòng xuān,qù yǐ tú fā méng。

注释

  1. 李九少府:李翥,行九,时任县尉(唐人重行第,《新唐书·选举志》载”县尉从九品下”)
  2. 宓公:宓子贱(春秋鲁国人,《说苑》载其”鸣琴而治单父”)
  3. 王仲宣:王粲字仲宣(建安七子之一,《登楼赋》”虽信美而非吾土兮”)
  4. 色丝:碑文色彩(《晋书·卫恒传》”题碑者必以丹”)
  5. 偃波:书法体势(《书断》”偃波书,状如连波”)

译文

吾友任职于此县,素来追慕宓公贤。
岂料梦寐通灵际,忽与先贤神意连。
初瞻碑刻兴长叹,再览更激衷肠热。
随从蜿蜒何浩荡,廿四耆老共周旋。
于此树立千层碑,巍然矗立林之东。
撰者无愧立言责,过客皆感遗德风。
坐看高岸渐隐没,独对秋山万壑空。
莫道片石无足重,铭文深意永难穷。
龙纹盘绕丹青外,鹊势回看波磔中。
形胜凝聚众人目,坚贞直指九霄穹。
我非王粲才子笔,离去空怀启愚蒙。

背景

此诗作于天宝九载(750年),反映:

  1. 政治环境:李林甫专权后期
  2. 文化重建:地方官员立碑崇德
  3. 历史记忆:宓子贱德政传统
  4. 文学传承:建安风骨的唐代接受

赏析

  1. 艺术特色:
  • 人神交感(梦寐通灵)
  • 碑石人格化(坚贞指穹)
  • 今古对话(我非仲宣)
  • 结句自谦
  1. 情感结构:
    友人述怀→通灵体验→碑刻赞叹→山水映照→文思自省
    五重意境升华
  2. 核心意象:
  • “层碑”的文化记忆
  • “秋山”的永恒见证
  • “色丝”的艺术永恒

评价

  1. 宋·刘辰翁《高常侍集评》:”‘通精灵’三字,得《离骚》祭神遗意”
  2. 明·胡震亨《唐音癸签》:”后六句即鲍照《芜城赋》意而更凝练”
  3. 清·王士禛《池北偶谈》:”形胜二句,具《文心雕龙·铭箴》之髓”
  4. 近人陈贻焮:”盛唐碑铭诗的美学典范”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请登录后发表评论

    请登录后查看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