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淇涉黄河途中作十三首·其四

高适

南登滑台上,却望河淇间。
竹树夹流水,孤城对远山。
念兹川路阔,羡尔沙鸥闲。
长想别离处,犹无音信还。

拼音

Nán dēng huá tái shàng,què wàng hé qí jiān。
Zhú shù jiā liú shuǐ,gū chéng duì yuǎn shān。
Niàn zī chuān lù kuò,xiàn ěr shā ōu xián。
Cháng xiǎng bié lí chù,yóu wú yīn xìn huán。

注释

  1. 滑台:古地名(今河南滑县)
  2. 河淇:黄河与淇水交汇处
  3. 孤城:指滑县古城
  4. 沙鸥:水鸟(象征自由)
  5. 音信:消息/书信

译文

南登滑台高处立,回望河淇交汇间。
翠竹绿树夹碧水,孤城遥对远山连。
感念河道多辽阔,更羡沙鸥自在闲。
常忆当年分别地,至今未见书信传。

背景

此诗作于开元二十二年(734年),高适31岁漫游河南时。通过登高望远的所见所感,抒发对友人(或亲人)的思念之情。

赏析

  1. ​艺术特色​​:
  • 空间建构:登高→远望→感怀的视角转换
  • 意象经营:”孤城”与”沙鸥”的意境对比
  • 情感递进:从景到情的自然过渡
  • 语言凝练:四十字涵盖多重意境
  1. ​思想内涵​​:
  • 空间意识:对地理景观的审美观照
  • 自由向往:对沙鸥无拘的羡慕
  • 友情思念:对故人的深切怀念
  • 时间感悟:别离与等待的漫长

评价

  1. 明代唐汝询《唐诗解》:
    “‘羡沙鸥’三字,写尽诗人向往。”
  2. 清代沈德潜《唐诗别裁》:
    “高适此作,可作盛唐山水诗典范。”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请登录后发表评论

    请登录后查看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