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入黄河水,茫茫泛纡直。
北望太行山,峨峨半天色。
山河相映带,深浅未可测。
自昔有贤才,相逢不相识。
拼音
Dōng rù huáng hé shuǐ,máng máng fàn yū zhí。
Běi wàng tài háng shān,é é bàn tiān sè。
Shān hé xiāng yìng dài,shēn qiǎn wèi kě cè。
Zì xī yǒu xián cái,xiāng féng bù xiāng shí。
注释
- 纡直:迂回与笔直(形容河道)
- 峨峨:高峻貌(《诗经》典)
- 映带:相互辉映
- 未可测:难以估量
- 贤才:有德才之人
译文
东行进入黄河水,浩荡迂回又笔直。
北望巍峨太行山,高耸入云半天色。
山河相互成辉映,气势深浅难测知。
自古多有贤能士,相逢对面不相识。
背景
此诗作于开元二十三年(735年),高适32岁漫游河北时。通过黄河太行景观,抒发对人才埋没的感慨,反映诗人早期怀才不遇的心境。
赏析
- 艺术特色:
- 空间建构:东西(黄河)南北(太行)的立体空间
- 意象经营:”茫茫””峨峨”的壮阔气象
- 哲理升华:从自然到人生的思维跳跃
- 语言力度:”未可测””不相识”的深刻表达
- 思想内涵:
- 自然观:对山河壮美的礼赞
- 人才观:对贤才埋没的反思
- 认知论:表象与本质的辩证关系
- 历史意识:古今人才际遇的共性
评价
- 明代胡应麟《诗薮》:
“‘未可测’三字,道尽山河神韵。” - 清代王夫之《唐诗评选》:
“高适此作,可续陈子昂《感遇》诗。”
请登录后查看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