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淇涉黄河途中作十三首·其六

高适

秋日登滑台,台高秋已暮。
独行既未惬,怀土怅无趣。
晋宋何萧条,羌胡散驰鹜。
当时无战略,此地即边戍。
兵革徒自勤,山河孰云固。
乘闲喜临眺,感物伤游寓。
惆怅落日前,飘飖远帆处。
北风吹万里,南雁不知数。
归意方浩然,云沙更回互。

拼音

Qiū rì dēng huá tái,tái gāo qiū yǐ mù。
Dú xíng jì wèi qiè,huái tǔ chàng wú qù。
Jìn sòng hé xiāo tiáo,qiāng hú sàn chí wù。
Dāng shí wú zhàn lüè,cǐ dì jí biān shù。
Bīng gé tú zì qín,shān hé shú yún gù。
Chéng xián xǐ lín tiào,gǎn wù shāng yóu yù。
Chóu chàng luò rì qián,piāo yáo yuǎn fān chù。
Běi fēng chuī wàn lǐ,nán yàn bù zhī shù。
Guī yì fāng hào rán,yún shā gèng huí hù。

注释

  1. 滑台:古军事要塞(今河南滑县)
  2. 怀土:思乡之情
  3. 羌胡:西北少数民族
  4. 兵革:战争装备
  5. 游寓:漂泊寄居
  6. 回互:交错变幻

译文

秋日登临滑台上,高台秋色已迟暮。
独行未能尽欢意,思乡更觉心无趣。
晋宋当年何萧条,羌胡铁骑任驰突。
昔时若无良战略,此处便成边疆戍。
兵甲空自勤磨拭,山河谁敢言永固?
趁闲登高喜远眺,触景伤怀叹羁旅。
惆怅伫立夕阳前,遥见飘摇远帆处。
北风呼啸卷万里,南飞雁阵难计数。
归思正自浩荡起,云沙变幻更交互。

背景

此诗作于天宝三载(744年),高适41岁漫游河南时。借滑台历史遗迹,抒发对边防战略的思考,反映安史之乱前诗人的忧患意识。

赏析

  1. ​艺术特色​​:
  • 时空交错:历史(晋宋)与现实(盛唐)的叠映
  • 意象群组:落日/远帆/北风/南雁的羁旅符号
  • 情感曲线:从”未惬”到”浩然”的心理变化
  • 军事术语:”兵革””边戍”的专业化表达
  1. ​思想内涵​​:
  • 历史反思:对晋宋边防教训的总结
  • 军事见解:对山河险固的辩证认识
  • 羁旅情怀:游子思归的复杂心绪
  • 时代预感:对盛唐危机的隐约察觉

评价

  1. 明代胡震亨《唐音癸签》:
    “‘兵革’二句,可作《唐书·兵志》序引。”
  2. 清代方东树《昭昧詹言》:
    “高适此作,已见安史之乱先兆。”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请登录后发表评论

    请登录后查看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