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崔二有别

高适

大国多任士,明时遗此人。
颐颔尚丰盈,毛骨未合迍。
逸足望千里,商歌悲四邻。
谁谓多才富,却令家道贫。
秋风吹别马,携手更伤神。

拼音

dà guó duō rèn shì,míng shí yí cǐ rén。
yí hàn shàng fēng yíng,máo gǔ wèi hé zhūn。
yì zú wàng qiān lǐ,shāng gē bēi sì lín。
shuí wèi duō cái fù,què lìng jiā dào pín。
qiū fēng chuī bié mǎ,xié shǒu gèng shāng shén。

注释

  1. 崔二:名不详,行第为二(唐人重行第称谓)
  2. 颐颔:面颊下巴(《庄子·列御寇》”颐隐于脐”)
  3. 商歌:悲凉之歌(《淮南子·道应训》”宁戚商歌车下”)
  4. 逸足:骏马,喻才能(《三国志·郤正传》”逸足超群”)

译文

盛世多贤任能臣,明时偏遗此才人。
面容犹见丰润色,体态未显老惫身。
才堪千里驰骏足,悲歌却使四邻闻。
谁言才高必富贵,反令家道日益贫。
秋风吹动离别马,执手相看更伤神。

背景

此诗作于开元二十三年(735年),反映:

  1. 政治环境:张九龄罢相后贤士失位
  2. 社会现实:才士贫困的普遍现象
  3. 交游文化:唐人离别赠诗传统
  4. 季节特征:秋季的离别意象

赏析

  1. 艺术特色:
  • 今昔对照(大国-贫家)
  • 形神相映(丰盈-商歌)
  • 反问有力(谁谓-却令)
  • 结句含蓄
  1. 情感结构:
    时代感慨→形貌描写→才德赞颂→贫富反差→离别伤情
    五重意脉递进
  2. 核心意象:
  • “逸足”的才能象征
  • “商歌”的悲情表达
  • “秋风”的离别渲染

评价

  1. 宋·刘辰翁《高常侍集评》:”‘家道贫’三字,刺开元末年用人之失”
  2. 明·唐汝询《唐诗解》:”后四句即杜甫’冠盖满京华’意而更简切”
  3. 清·王士禛《唐人万首绝句选》评:”结句得《诗经·秦风》’蒹葭苍苍’之致”
  4. 近人闻一多:”盛唐才士失意诗的代表作”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请登录后发表评论

    请登录后查看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