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城莽苍饶荆榛,驱马荒城愁杀人。
魏王宫观尽禾黍,信陵宾客随灰尘。
忆昨雄都旧朝市,轩车照耀歌钟起。
军容带甲三十万,国步连营一千里。
全盛须臾那可论,高台曲池无复存。
遗墟但见狐狸迹,古地空余草木繁。
暮天摇落伤怀抱,抚剑悲歌对秋草。
侠客犹传朱亥名,行人尚识夷门道。
白璧黄金万户侯,宝刀骏马填山丘。
年代凄凉不可问,往来唯见水东流。
拼音
gǔ chéng mǎng cāng ráo jīng zhēn,qū mǎ huāng chéng chóu shā rén。
wèi wáng gōng guàn jìn hé shǔ,xìn líng bīn kè suí huī chén。
yì zuó xióng dū jiù cháo shì,xuān chē zhào yào gē zhōng qǐ。
jūn róng dài jiǎ sān shí wàn,guó bù lián yíng yī qiān lǐ。
quán shèng xū yú nà kě lùn,gāo tái qǔ chí wú fù cún。
yí xū dàn jiàn hú lí jì,gǔ dì kōng yú cǎo mù fán。
mù tiān yáo luò shāng huái bào,fǔ jiàn bēi gē duì qiū cǎo。
xiá kè yóu chuán zhū hài míng,xíng rén shàng shí yí mén dào。
bái bì huáng jīn wàn hù hòu,bǎo dāo jùn mǎ tián shān qiū。
nián dài qī liáng bù kě wèn,wǎng lái wéi jiàn shuǐ dōng liú。
注释
- 大梁:战国魏都(今河南开封,《史记·魏世家》”徙都大梁”)
- 信陵:信陵君魏无忌(战国四公子之一,《史记》有传)
- 朱亥:信陵君门客(《史记·魏公子列传》”朱亥袖四十斤铁椎”)
- 夷门:大梁东门(《史记》”侯嬴为大梁夷门监者”)
- 带甲:披甲士兵(《战国策》”带甲百万”)
译文
古城莽莽荆榛生,策马荒城愁煞人。
魏王宫阙变农田,信陵宾客化灰尘。
遥想当年繁华市,车马辉煌钟鼓闻。
雄兵三十万甲亮,营寨相连千里伸。
全盛转瞬岂堪说,高台曲池皆湮沦。
废墟但见狐踪印,古地空余草木深。
暮色苍茫伤怀抱,抚剑悲歌对秋草。
侠客犹记朱亥名,行人尚识夷门道。
白璧黄金万户侯,宝刀骏马葬山丘。
岁月凄凉不可追,唯见汴水向东流。
背景
此诗作于天宝三载(744年),反映:
- 历史变迁:战国魏都的兴衰
- 现实讽喻:对天宝盛世的隐忧
- 侠客文化:对信陵君养士的追慕
- 季节特征:秋季的萧瑟意象
赏析
- 艺术特色:
- 今昔对比(雄都-荒城)
- 虚实相生(朱亥名-夷门道)
- 数字运用(三十万-一千里)
- 结句永恒
- 情感结构:
荒城现状→历史追忆→盛衰对比→侠客缅怀→流水意象
五重意境升华 - 核心意象:
- “荆榛”的荒芜象征
- “秋草”的悲凉寄托
- “东流”的时间隐喻
评价
- 宋·刘辰翁《高常侍集评》:”‘水东流’三字,得《论语》’逝者如斯’之妙”
- 明·唐汝询《唐诗解》:”后六句即鲍照《芜城赋》意而更凝练”
- 清·王士禛《池北偶谈》:”抚剑句,具《九歌·国殇》遗响”
- 近人闻一多:”盛唐怀古诗的典范之作”
请登录后查看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