茫茫浊河注,怀古临河滨。
禹功本豁达,汉迹方因循。
坎德昔滂沱,冯夷胡不仁。
激潏陵堤防,东郡多悲辛。
天子忽惊悼,从官皆负薪。
畚筑岂无谋,祈祷如有神。
宣房今安在,高岸空嶙峋。
拼音
Máng máng zhuó hé zhù,huái gǔ lín hé bīn。
Yǔ gōng běn huò dá,hàn jì fāng yīn xún。
Kǎn dé xī pāng tuó,féng yí hú bù rén。
Jī jué líng dī fáng,dōng jùn duō bēi xīn。
Tiān zǐ hū jīng dào,cóng guān jiē fù xīn。
Běn zhù qǐ wú móu,qí dǎo rú yǒu shén。
Xuān fáng jīn ān zài,gāo àn kōng lín xún。
注释
- 冯夷:黄河水神
- 激潏:水流湍急
- 东郡:汉代郡名(今河南濮阳)
- 宣房:汉武帝治河工程遗址
- 嶙峋:山石突兀貌
译文
浊浪滔滔黄河水,临河怀古思绪纷。
大禹治水功业伟,汉武遗迹尚可循。
往昔洪水多泛滥,河神为何不施仁?
急流冲垮堤防线,东郡百姓尽苦辛。
天子惊闻灾情重,百官负薪救灾民。
夯土筑堤岂无策?虔诚祈祷似通神。
宣房旧址今何在?唯见高岸石嶙峋。
背景
此诗作于天宝五载(746年),高适43岁漫游河南时。通过黄河水患的历史追忆,反思治水方略,暗喻天宝年间的政治危机。
赏析
- 艺术特色:
- 时空交错:大禹→汉武→当朝的治水史观照
- 神话意象:”冯夷”的水神形象批判
- 细节描写:”负薪””畚筑”的救灾场景
- 设问手法:”胡不仁””岂无谋”的诘问
- 思想内涵:
- 历史观:对治水传统的辩证思考
- 民生观:对灾民疾苦的深切同情
- 政治隐喻:借古讽今的批判意识
- 天人关系:对神灵崇拜的理性审视
评价
- 明代王世贞《艺苑卮言》:
“‘宣房’二句,写尽治水功业成空。” - 清代沈德潜《唐诗别裁》:
“高适此作,可续《史记·河渠书》。”
请登录后查看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