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门望终古,独立悲且歌。
忆昔鲁仲尼,凄凄此经过。
众人不可向,伐树将如何。
拼音
chū mén wàng zhōng gǔ,dú lì bēi qiě gē。
yì xī lǔ zhòng ní,qī qī cǐ jīng guò。
zhòng rén bù kě xiàng,fá shù jiāng rú hé。
注释
- 终古:远古(《楚辞·九歌》”长无绝兮终古”)
- 鲁仲尼:孔子字仲尼(《史记·孔子世家》载其周游列国事)
- 伐树:典出《史记》孔子在宋国遭司马桓魋伐树迫害事
- 众人:指世俗之人(《论语》”众恶之,必察焉”)
译文
出门遥望远古事,独自悲歌立风中。
追忆当年孔夫子,凄然途经此城中。
世俗之人不可近,伐树相逼竟何从?
背景
此诗作于开元二十九年(741年),反映:
- 历史记忆:孔子周游列国典故
- 地理特征:宋国故地的文化遗迹
- 现实思考:士人与世俗的冲突
- 个人境遇:高适对理想与现实矛盾的感悟
赏析
- 艺术特色:
- 古今对话(终古-仲尼)
- 情景交融(独立-凄凄)
- 用典自然(伐树-众人)
- 结句诘问
- 情感结构:
独立怀古→追忆先贤→现实困境→人生诘问
四重意境递进 - 核心意象:
- “终古”的历史纵深
- “伐树”的迫害象征
- “众人”的世俗代表
评价
- 宋·刘辰翁《高常侍集评》:”‘将如何’三字,见诗人孤愤之情”
- 明·唐汝询《唐诗解》:”后二句即屈原’众人皆醉我独醒’意而更含蓄”
- 清·王士禛《池北偶谈》:”伐树典,得《史记》叙事之妙”
- 近人闻一多:”盛唐士人精神困境的诗意写照”
请登录后查看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