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中十首·其十

高适

阏伯去已久,高丘临道旁。
人皆有兄弟,尔独为参商。
终古犹如此,而今安可量。

拼音

è bó qù yǐ jiǔ,gāo qiū lín dào páng。
rén jiē yǒu xiōng dì,ěr dú wéi shēn shāng。
zhōng gǔ yóu rú cǐ,ér jīn ān kě liáng。

注释

  1. 阏伯:帝喾长子(《左传》载其与实沈”不相能”,被迁于商丘主祀辰星)
  2. 参商:参星与商星(《左传》”昔高辛氏有二子,不相能也,日寻干戈”)
  3. 高丘:指商丘阏伯台(《水经注》”商丘有阏伯台”)
  4. 终古:永久(《楚辞》”长无绝兮终古”)

译文

阏伯离世已久长,高台依然立道旁。
世人皆有兄弟情,唯你兄弟如参商。
自古兄弟多不睦,今人何能测其详。

背景

此诗作于开元二十九年(741年),反映:

  1. 历史典故:阏伯与实沈的兄弟之争
  2. 地理特征:商丘阏伯台遗迹
  3. 现实思考:对兄弟关系的哲理探讨
  4. 时间意识:古今人性的永恒命题

赏析

  1. 艺术特色:
  • 今古对话(终古-而今)
  • 天象喻人(参商-兄弟)
  • 问答结构(皆有-尔独)
  • 结句深沉
  1. 思想内涵:
    历史遗迹→兄弟相争→人性思考
    三重意境升华
  2. 核心意象:
  • “高丘”的历史见证
  • “参商”的永恒对立
  • “终古”的时间维度

评价

  1. 宋·刘辰翁《高常侍集评》:”‘安可量’三字,见诗人洞明世事”
  2. 明·胡震亨《唐音癸签》:”二十字具《左传》叙事精髓”
  3. 清·王士禛《池北偶谈》:”参商意象,得曹植《七步诗》遗韵”
  4. 近人闻一多:”盛唐哲理诗的人性思考”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请登录后发表评论

    请登录后查看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