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刘大校书

高适

昔日京华去,知君才望新。
应犹作赋好,莫叹在官贫。
且复伤远别,不然愁此身。
清风几万里,江上一归人。

拼音

xī rì jīng huá qù,zhī jūn cái wàng xīn。
yīng yóu zuò fù hǎo,mò tàn zài guān pín。
qiě fù shāng yuǎn bié,bù rán chóu cǐ shēn。
qīng fēng jǐ wàn lǐ,jiāng shàng yī guī rén。

注释

  1. 刘大校书:名不详,行第为大,曾任校书郎(唐代秘书省官员)
  2. 京华:京城长安(谢灵运诗”昔余游京华”)
  3. 作赋:指文学才能(《汉书》”司马相如善为赋”)
  4. 归人:归乡之人(陶渊明《归去来兮辞》”归去来兮”)

译文

昔日君离京城去,早知才华出众新。
应当仍善作辞赋,莫叹为官清贫身。
暂且感伤远别离,否则徒增愁苦深。
清风相伴万里路,江上孤舟一归人。

背景

此诗作于天宝三载(744年),反映:

  1. 仕宦环境:唐代校书郎的清贫处境
  2. 交游文化:文人间的赠别传统
  3. 价值观念:才德与贫富的辩证关系
  4. 季节特征:江上送别的典型场景

赏析

  1. 艺术特色:
  • 今昔对照(京华-江上)
  • 情理相生(作赋-官贫)
  • 虚实结合(清风-归人)
  • 结句空远
  1. 情感结构:
    才德称颂→仕途慰勉→别离感伤→归途遥想
    四重意境递进
  2. 核心意象:
  • “京华”的仕宦象征
  • “清风”的高洁寄托
  • “归人”的孤独形象

评价

  1. 宋·刘辰翁《高常侍集评》:”‘一归人’三字,得王维’日暮乡关’之致”
  2. 明·唐汝询《唐诗解》:”后四句即李白’孤帆远影碧空尽’意而更含蓄”
  3. 清·王士禛《池北偶谈》:”清风句,具《楚辞》’乘清气兮御阴阳’韵致”
  4. 近人闻一多:”盛唐赠别诗中的士人精神写照”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请登录后发表评论

    请登录后查看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