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薛司直诸公秋霁曲江俯见南山作

高适

南山郁初霁,曲江湛不流。
若临瑶池前,恻想周穆游。
天晴宫柳暗,雨过苑桑稠。
鸿雁飞不到,烟霄空自愁。
宸衷多暇豫,行乐在东周。
况复寰宇静,早秋天气柔。
群贤备出祖,列侍同鸣驺。
岂若秦楼上,吹箫学凤讴。

拼音

Nán shān yù chū jì,qǔ jiāng zhàn bù liú。
Ruò lín yáo chí qián,cè xiǎng zhōu mù yóu。
Tiān qíng gōng liǔ àn,yǔ guò yuàn sāng chóu。
Hóng yàn fēi bù dào,yān xiāo kōng zì chóu。
Chén zhōng duō xiá yù,xíng lè zài dōng zhōu。
Kuàng fù huán yǔ jìng,zǎo qiū tiān qì róu。
Qún xián bèi chū zǔ,liè shì tóng míng zōu。
Qǐ ruò qín lóu shàng,chuī xiāo xué fèng ōu。

注释

  1. 薛司直:薛据,时任大理司直
  2. 曲江:长安著名风景区
  3. 周穆:周穆王(《穆天子传》典)
  4. 宸衷:帝王心意
  5. 鸣驺:显贵出行仪仗
  6. 凤讴:萧史弄玉吹箫引凤典故

译文

南山初晴翠色浓,曲江水静碧波凝。
恍若身临瑶池畔,遥想穆王当年行。
晴空宫柳色转暗,雨后苑桑叶更稠。
鸿雁难达九霄外,烟云空自惹闲愁。
圣心闲暇多欢愉,行乐恰在东周畴。
更兼四海升平世,早秋天气正温柔。
群贤备礼祭路神,侍从齐整车马隆。
岂似秦楼弄玉辈,吹箫空学凤凰讴。

背景

此诗作于天宝十一载(752年),高适49岁任长安封丘尉时。记录与薛据等官员秋游曲江的盛况,反映天宝后期表面承平下的文人生活。

赏析

  1. ​艺术特色​​:
  • 空间建构:俯视(曲江)与仰望(南山)的立体视角
  • 今古呼应:周穆王与当朝”宸衷”的暗喻
  • 色彩调配:宫柳暗/苑桑稠的视觉对比
  • 用典精妙:双典(穆王游/秦楼箫)的正反运用
  1. ​思想内涵​​:
  • 盛世表象:对”寰宇静”的刻意强调
  • 隐忧意识:”鸿雁不到”的弦外之音
  • 仕宦心态:介于”行乐”与”空愁”之间
  • 价值选择:否定弄玉式的避世行为

评价

  1. 明代王世贞《艺苑卮言》:
    “‘鸿雁’二句,于颂圣中见忧思”
  2. 清代方东树《昭昧詹言》:
    “此作犹存开元气骨,已见天宝衰音”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请登录后发表评论

    请登录后查看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