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日酬颜少府

高适

檐前白日应可惜,篱下黄花为谁有。
行子迎霜未授衣,主人得钱始沽酒。
苏秦憔悴人多厌,蔡泽栖迟世看丑。
纵使登高只断肠,不如独坐空搔首。

拼音

Yán qián bái rì yīng kě xī,lí xià huáng huā wèi shuí yǒu。
Xíng zǐ yíng shuāng wèi shòu yī,zhǔ rén dé qián shǐ gū jiǔ。
Sū qín qiáo cuì rén duō yàn,Cài zé qī chí shì kàn chǒu。
Zòng shǐ dēng gāo zhǐ duàn cháng,bù rú dú zuò kōng sāo shǒu。

注释

  1. 颜少府:颜姓县尉(少府为县尉别称)
  2. 九日:重阳节(农历九月九日)
  3. 苏秦:战国纵横家(早年落魄典)
  4. 蔡泽:战国辩士(曾久不得志)
  5. 搔首:抓头(焦虑状,《诗经》典)

译文

檐前白日空流逝,篱下菊花为谁开?
游子临寒无冬衣,主人有钱方买酒。
苏秦憔悴人厌弃,蔡泽困顿世嫌丑。
纵然登高唯断肠,不如独坐空挠头。

背景

此诗作于天宝三载(744年),高适41岁困居宋州时。借重阳酬唱揭露社会贫富差距,反映诗人中年时期的困顿与思考。

赏析

  1. ​​艺术特色​​:
  • 时空对照:白日(时间)与黄花(空间)的蒙太奇
  • 双典并举:苏秦与蔡泽的复合用典
  • 语言淬炼:”始沽酒”的精准社会观察
  • 结构跌宕:前四句铺陈,后四句转折
  1. ​​思想内涵​​:
  • 社会批判:”未授衣”与”始沽酒”的贫富对立
  • 士人困境:才士不遇的历史宿命感
  • 节日祛魅:解构重阳登高的传统意义
  • 生存智慧:独坐搔首的消极抵抗

评价

  1. 明代唐汝询《唐诗解》:
    “‘始沽酒’三字,写尽世态炎凉”
  2. 清代沈德潜《唐诗别裁》:
    “高达夫此作,可续杜甫《九日》诗”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请登录后发表评论

    请登录后查看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