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日寄杜二拾遗

高适

人日题诗寄草堂,遥怜故人思故乡。
柳条弄色不忍见,梅花满枝空断肠。
身在远藩无所预,心怀百忧复千虑。
今年人日空相忆,明年人日知何处?
一卧东山三十春,岂知书剑老风尘。
龙钟还忝二千石,愧尔东西南北人。

拼音

Rén rì tí shī jì cǎo táng,yáo lián gù rén sī gù xiāng。
Liǔ tiáo nòng sè bù rěn jiàn,méi huā mǎn zhī kōng duàn cháng。
Shēn zài yuǎn fān wú suǒ yù,xīn huái bǎi yōu fù qiān lǜ。
Jīn nián rén rì kōng xiāng yì,míng nián rén rì zhī hé chù?
Yī wò dōng shān sān shí chūn,qǐ zhī shū jiàn lǎo fēng chén。
Lóng zhōng hái tiǎn èr qiān dàn,kuì ěr dōng xī nán běi rén。

注释

  1. 人日:正月初七(古代节日)
  2. 杜二拾遗:杜甫(排行第二,曾任左拾遗)
  3. 东山:谢安隐居地(借指隐居)
  4. 二千石:汉代太守俸禄(指高适时任蜀州刺史)
  5. 龙钟:年老体衰状

译文

人日题诗寄草堂,遥念故人思故乡。
柳色初新不忍看,梅枝满花更断肠。
身任边州难参与,心怀百忧复千虑。
今年人日空相忆,明年人日知何方?
东山闲卧三十载,岂料书剑老风霜。
老迈仍愧居高位,羞对漂泊杜陵郎。

背景

此诗作于上元二年(761年)正月初七,高适58岁任蜀州刺史时。时值安史之乱后期,寄诗表达对杜甫的深切牵挂,反映诗人晚年对仕隐的深刻反思。

赏析

  1. ​​艺术特色​​:
  • 时空叠印:今年/明年的人日时间对照
  • 意象经营:柳条(新生)与梅花(孤高)的反讽
  • 情感跌宕:从”遥怜”到”空断肠”的层层递进
  • 语言凝练:”书剑老风尘”的生涯概括
  1. ​​思想内涵​​:
  • 乱世友情:超越地位的知己之情
  • 生命意识:对”人日”象征的生死叩问
  • 仕宦反思:二千石俸禄的道德焦虑
  • 历史参照:谢安东山的仕隐隐喻

评价

  1. 明代王嗣奭《杜臆》:
    “‘知何处’三问,乱世文人血泪”
  2. 清代仇兆鳌《杜诗详注》:
    “高适此诗,可作《追酬故人》诗注脚”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请登录后发表评论

    请登录后查看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