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平阳郡汾桥边柳树

岑参

此地曾居住,今来宛似归。
可怜汾上柳,相见也依依。

​拼音

cǐ dì céng jū zhù,jīn lái wǎn sì guī。
kě lián fén shàng liǔ,xiāng jiàn yě yī yī。

​注释​

  1. 平阳郡:今山西临汾一带
  2. 汾桥:汾河上的桥梁
  3. 宛似:仿佛,好像
  4. 可怜:可爱,可亲
  5. 依依:形容柳枝轻柔飘动的样子,亦指依恋不舍之情

​译文​

这里曾经是我的居所,今日重来恍如归家。
最是那汾河岸边的柳树,相见时也显得格外依恋。

​背景​

此诗约作于天宝年间(742-756),岑参途经旧居平阳郡时所作。诗人重游故地,见到昔日熟悉的柳树,触景生情,表达对往昔生活的怀念。

​赏析​

  1. 情感表达:
    • “宛似归”三字道出重返故地的亲切感
    • 赋予柳树人的情感,物我交融
  2. 艺术特色:
    • 运用拟人手法,柳树”依依”似含情
    • 语言简练而意境深远
    • 今昔对比,时空交错
  3. 意象运用:
    • 柳树作为核心意象,既是实景又是情感载体
    • “依依”双关,既状柳态,又抒人情

​评价​

  1. 明代高棅《唐诗品汇》评:”语浅情深,最得风人遗意。”
  2. 清代沈德潜《唐诗别裁》称:”二十字中,无限往复。”
  3. 现代学者认为此诗展现了岑参诗歌中细腻抒情的一面。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请登录后发表评论

    请登录后查看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