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裴判官自贼中再归河阳幕府

岑参

东郊未解围,忠义似君稀。
误落胡尘里,能持汉节归。
卷帘山对酒,上马雪沾衣。
却向嫖姚幕,翩翩去若飞。

拼音

dōng jiāo wèi jiě wéi,zhōng yì sì jūn xī。
wù luò hú chén lǐ,néng chí hàn jié guī。
juǎn lián shān duì jiǔ,shàng mǎ xuě zhān yī。
què xiàng piáo yáo mù,piān piān qù ruò fēi。

注释

  1. 东郊未解围:指安史之乱叛军对东都洛阳的围困尚未解除
  2. 胡尘:指安史叛军占领区(安禄山为胡人)
  3. 汉节:汉代使节所持符节,此处借指唐朝官员身份
  4. 嫖姚幕:汉代霍去病曾任嫖姚校尉,此处借指河阳节度使幕府
  5. 翩翩:轻快飞舞的样子

译文

洛阳东郊的围困尚未解除,像您这样的忠义之士实在罕见。
不幸落入叛军控制区域,仍能保持气节安然归来。
卷起帘幕对着青山饮酒饯别,上马启程时雪花沾满衣襟。
如今重返前线军事幕府,您将如飞鸟般轻快奔赴战场。

背景

此诗作于安史之乱期间(758-759年),时岑参在凤翔行在任职。裴判官从叛军占领区脱险归来,将重返河阳节度使幕府任职。河阳(今河南孟州)是当时唐军与叛军对峙的前线要地。

赏析

  1. 人物塑造
    • 以”忠义似君稀”突出裴判官的品格
    • 用”持汉节归”的典故(苏武持节)赞美其气节
  2. 场景描写
    • “卷帘山对酒”展现饯别的闲适
    • “上马雪沾衣”刻画军旅的艰辛
    • 末句”翩翩若飞”展现昂扬斗志
  3. 艺术特色
    • 今昔对比:从”误落胡尘”到”翩翩若飞”
    • 动静结合:静态饮酒与动态行军
    • 用典自然:汉节、嫖姚幕皆暗含历史典故

评价

  1. 明代胡震亨《唐音癸签》评:”气骨凛然,忠义奋发。”
  2. 清代沈德潜《唐诗别裁》称:”结句得军旅之真。”
  3. 现代学者认为此诗体现了盛唐诗人面对国难时的担当精神。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请登录后发表评论

    请登录后查看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