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不闻胡笳声最悲,紫髯绿眼胡人吹。
吹之一曲犹未了,愁杀楼兰征戍儿。
凉秋八月萧关道,北风吹断天山草。
昆仑山南月欲斜,胡人向月吹胡笳。
胡笳怨兮将送君,秦山遥望陇山云。
边城夜夜多愁梦,向月胡笳谁喜闻?
拼音
Jūn bù wén hú jiā shēng zuì bēi,zǐ rán lǜ yǎn hú rén chuī。
Chuī zhī yī qǔ yóu wèi liǎo,chóu shā lóu lán zhēng shù ér。
Liáng qiū bā yuè xiāo guān dào,běi fēng chuī duàn tiān shān cǎo。
Kūn lún shān nán yuè yù xié,hú rén xiàng yuè chuī hú jiā。
Hú jiā yuàn xī jiāng sòng jūn,qín shān yáo wàng lǒng shān yún。
Biān chéng yè yè duō chóu mèng,xiàng yuè hú jiā shuí xǐ wén?
注释
- 颜真卿:唐代著名书法家,时任河西陇右军试覆屯交兵使
- 萧关:唐代关隘(今宁夏固原东南)
- 楼兰:借指西域戍卒
- 秦山:关中一带山脉
- 陇山:六盘山南段(陕甘交界)
译文
君可知胡笳声最悲?紫须绿眼胡人吹。
一曲未终调先转,愁煞西域戍边儿。
八月秋凉萧关道,北风摧折天山草。
昆仑南麓月西沉,胡人对月奏胡笳。
胡笳幽怨送君行,秦山遥望陇山云。
边城夜夜多愁梦,月下胡笳谁忍闻?
背景
此诗作于天宝七载(748年),岑参34岁首次出塞期间。时颜真卿赴河陇督察军务,诗中融合西域乐器的文化内涵与边塞送别的特殊情境。
赏析
- 艺术特色:
- 声景交融:胡笳声与”北风吹断”的视听叠加
- 民族符号:”紫髯绿眼”的胡人形象塑造
- 时空跳跃:从萧关到昆仑的千里转场
- 双重愁绪:戍卒之愁与送别之怨的交织
- 思想内涵:
- 文化碰撞:胡笳代表的异域音乐审美
- 战争反思:”愁杀征戍儿”的人文关怀
- 历史纵深:楼兰典故的今昔对照
- 音乐力量:乐器作为情感载体的功能
评价
- 明代陆时雍《诗镜总论》:
“‘愁杀’二字,道尽边声之痛” - 清代沈德潜《唐诗别裁》:
“岑参善以边声写别情,此作尤得《胡笳十八拍》遗韵”
请登录后查看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