献封大夫破播仙凯歌六首·其二

岑参

官军西出过楼兰,营幕傍临月窟寒。
蒲海晓霜凝马尾,葱山夜雪扑旌竿。

拼音

Guān jūn xī chū guò lóu lán,yíng mù bàng lín yuè kū hán。
Pú hǎi xiǎo shuāng níng mǎ wěi,cōng shān yè xuě pū jīng gān。

注释

  1. 楼兰:古西域国名(借指西域)
  2. 月窟:月亮(一说指极西之地)
  3. 蒲海:罗布泊的古称
  4. 葱山:帕米尔高原古称
  5. 旌竿:军旗旗杆

译文

官军西征过楼兰,营帐紧邻寒月边。
蒲海晨霜凝马尾,葱山夜雪扑旗杆。

背景

此诗作于天宝十三载(754年),为岑参随封常清平定播仙叛乱时所作组诗第二首,聚焦行军途中的自然奇观。

赏析

  1. ​​艺术特色​​:
  • 空间跳跃:楼兰→蒲海→葱山的行军路线
  • 温度描写:”凝””扑”的触觉强化
  • 对仗工整:晓霜/夜雪,马尾/旌竿
  • 意象并置:霜/雪/月窟的冷色调组合
  1. ​​思想内涵​​:
  • 行军体验:对极端环境的认知
  • 时空意识:昼夜行军的连续性
  • 战争美学:艰苦中的壮美意境
  • 地理标识:西域地名的诗化运用

评价

  1. 明代钟惺《唐诗归》:
    “‘凝”扑’二字,真画霜雪圣手”
  2. 清代王士禛《唐人万首绝句选》:
    “二十八字中,具见万里征途”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请登录后发表评论

    请登录后查看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