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落辕门鼓角鸣,千群面缚出蕃城。
洗兵鱼海云迎阵,秣马龙堆月照营。
拼音
Rì luò yuán mén gǔ jiǎo míng,qiān qún miàn fù chū fān chéng。
Xǐ bīng yú hǎi yún yíng zhèn,mò mǎ lóng duī yuè zhào yíng。
注释
- 面缚:反绑双手(投降仪式)
- 鱼海:西域湖泊(今内蒙古居延海)
- 龙堆:白龙堆沙漠(罗布泊以东)
- 洗兵:洗净兵器(象征停战)
- 秣马:喂饱战马
译文
日落营门鼓角鸣,千群降俘出蕃城。
鱼海洗兵云列阵,龙堆秣马月临营。
背景
此诗作于天宝十三载(754年),描绘封常清受降后的军营场景,反映唐军在西域的绝对优势。
赏析
- 艺术特色:
- 时空对照:日落/月出的时间流转
- 动静相生:鼓角动态与云月静态
- 地理意象:鱼海/龙堆的地标组合
- 军事符号:洗兵/秣马的仪式感
- 思想内涵:
- 战争终结:受降场景的和平寓意
- 帝国秩序:”面缚”体现的威服
- 边塞审美:刚柔并济的美学表达
- 时空意识:战争与自然的和谐
评价
- 明代杨慎《升庵诗话》:
“‘云迎阵”月照营’,真战场神来之笔” - 清代王夫之《唐诗评选》:
“二十八字中,具见王师气象”
请登录后查看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