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上见日出,沙上见日没。
悔向万里来,功名是何物?
拼音
Shā shàng jiàn rì chū,shā shàng jiàn rì mò。
Huǐ xiàng wàn lǐ lái,gōng míng shì hé wù?
注释
- 贺延碛:莫贺延碛(今哈密以南沙漠)
- 功名:功业名声(唐代科举入仕途径)
- 何物:什么东西(表质疑)
译文
沙海之上观日出,沙海之上看日落。
悔向万里赴边塞,功名究竟值几何?
背景
此诗作于天宝八载(749年)冬,岑参34岁首次出塞穿越莫贺延碛时,在极端环境中产生的功名价值反思。
赏析
- 艺术特色:
- 时空循环:日出日没的单调重复
- 语言凝练:二十字包含巨大张力
- 哲学诘问:”何物”的终极思考
- 反差艺术:壮阔景观与渺小人生的对照
- 思想内涵:
- 存在追问:生命意义的重新审视
- 价值颠覆:对传统功名的解构
- 自然威压:沙漠对人的精神压迫
- 盛唐另调:主流进取外的反思声音
评价
- 明代钟惺《唐诗归》:
“十字写尽碛中日月,十字道破功名本质” - 清代王夫之《唐诗评选》:
“达夫此作,似陶渊明《饮酒》之遗响”
请登录后查看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