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沙碛里客行迷,四望云天直下低。
为言地尽天还尽,行到安西更向西。
拼音
Huáng shā qì lǐ kè xíng mí,sì wàng yún tiān zhí xià dī。
Wèi yán dì jìn tiān hái jìn,xíng dào ān xī gèng xiàng xī。
注释
- 碛:沙漠(特指莫贺延碛)
- 安西:安西都护府(今新疆库车)
- 地尽天尽:天地相连的视觉错觉
- 客:诗人自指
译文
黄沙瀚海旅人迷,四望云天下接低。
都说地尽天也尽,行至安西更向西。
背景
此诗作于天宝八载(749年),岑参34岁首次出塞赴安西途中,记录穿越沙漠时的空间迷失体验。
赏析
- 艺术特色:
- 空间错觉:”天直下低”的视觉变形
- 语言悖论:”更向西”的无限延伸
- 色彩运用:黄沙/云天的单调色谱
- 节奏控制:三”尽”字的回环效果
- 思想内涵:
- 空间焦虑:对无限性的恐惧
- 边塞认知:突破地理常识的震撼
- 生命体验:绝对孤独中的自我确认
- 盛唐气象:永不停歇的探索精神
评价
- 明代胡震亨《唐音癸签》:
“‘更向西’三字,具见唐人拓边魄力” - 清代王士禛《唐人万首绝句选》:
“二十八字中,有万里之势”
请登录后查看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