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使按胡俗,平明发轮台。
暮投交河城,火山赤崔嵬。
九月尚流汗,炎风怒如雷。
岂无青蝇至,亦有白鸟来。
终朝吐烈焰,永夜腾光煨。
侧闻大热苦,正是行人灾。
独有严冬时,冰雪满岩隈。
拼音
Fèng shǐ àn hú sú,píng míng fā lún tái。
Mù tóu jiāo hé chéng,huǒ shān chì cuī wéi。
Jiǔ yuè shàng liú hàn,yán fēng nù rú léi。
Qǐ wú qīng yíng zhì,yì yǒu bái niǎo lái。
Zhōng zhāo tǔ liè yàn,yǒng yè téng guāng wēi。
Cè wén dà rè kǔ,zhèng shì xíng rén zāi。
Dú yǒu yán dōng shí,bīng xuě mǎn yán wēi。
注释
- 交河郡:唐西州治所(今吐鲁番交河故城)
- 火山:吐鲁番火焰山
- 崔嵬:高峻貌
- 光煨:暗火余热
- 岩隈:山岩凹陷处
译文
奉命巡察胡俗,黎明自轮台启程。
日暮抵达交河城,火山赤红势崔嵬。
九月依然汗如雨,热风怒吼似雷鸣。
岂无苍蝇来叮扰,亦有白鸟偶飞临。
整日喷吐熊熊焰,彻夜暗火腾余温。
早闻酷热苦难当,行人经此实堪哀。
唯有严寒冬季时,冰雪覆满山坳间。
背景
此诗作于天宝十载(751年)秋,岑参37岁任安西节度判官时,记录巡察交河郡时对火焰山极端气候的观察。
赏析
- 艺术特色:
- 冷热对照:九月流汗与严冬冰雪的时空并置
- 通感运用:”怒如雷”的听觉转化
- 生态细节:青蝇/白鸟的生物反应
- 时间叙事:平明→暮投→永夜的完整周期
- 思想内涵:
- 气候认知:对西域极端环境的科学观察
- 使命意识:超越自然困难的履职精神
- 生命韧性:在极限条件下的生存智慧
- 辩证思维:炎热与寒冷的自然辩证
评价
- 明代王世贞《艺苑卮言》:
“‘炎风如雷’四字,状火山酷热古今独步” - 清代沈德潜《唐诗别裁》:
“十二句间,具见西域气候本相”
请登录后查看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