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上藤(得上字)

岑参

石上生孤藤,弱蔓依石长。
不逢高枝引,未得凌空上。
何处堪托身,为君长万丈。

拼音

shí shàng shēng gū téng,ruò màn yī shí zhǎng。
bù féng gāo zhī yǐn,wèi dé líng kōng shàng。
hé chù kān tuō shēn,wèi jūn zhǎng wàn zhàng。

注释

  1. 孤藤:孤独的藤蔓
  2. 弱蔓:柔弱的藤茎
  3. 凌空:升到高空
  4. 托身:寄托自身
  5. 万丈:极言其高(唐代一丈约3米)

译文

岩石上生长着孤零零的藤蔓,柔弱的茎条依附着石壁生长。
若没有高枝引导牵引,终究难以凌空直上。
何处才是它真正的依托?愿为君长成万丈高藤。

背景

此诗作于天宝年间(742-756),岑参在长安求仕期间。诗人以石上孤藤自喻,既表达怀才不遇的苦闷,又展现积极用世的志向,是盛唐文人干谒诗的典型代表。

赏析

  1. 结构特点:
  • 前二句写生存现状
  • 中二句抒发展困境
  • 末二句表人生志向
  1. 艺术手法:
  • 托物言志:以藤喻才士
  • 对比手法:”弱蔓”与”万丈”
  • 意象经营:”高枝”的象征意义
  1. 思想内涵:
  • 对仕途引荐的渴望
  • 对自身价值的肯定
  • 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评价

  1. 明代唐汝询《唐诗解》:”结句气魄,见盛唐本色。”
  2. 清代沈德潜《唐诗别裁》:”孤藤意象,得屈子香草遗韵。”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请登录后发表评论

    请登录后查看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