寺南几十峰,峰翠晴可掬。
朝从老僧饭,昨日崖口宿。
锡杖倚枯松,绳床映深竹。
东溪草堂路,来往行自熟。
生事在云山,谁能复羁束?
拼音
sì nán jǐ shí fēng,fēng cuì qíng kě jū。
zhāo cóng lǎo sēng fàn,zuó rì yá kǒu sù。
xī zhàng yǐ kū sōng,shéng chuáng yìng shēn zhú。
dōng xī cǎo táng lù,lái wǎng xíng zì shú。
shēng shì zài yún shān,shuí néng fù jī shù?
注释
- 掬:双手捧取(形容山色可触)
- 锡杖:僧人所持法器
- 绳床:僧人打坐用的绳编坐具
- 生事:人生追求
- 羁束:世俗束缚
译文
寺南数十座山峰,晴日山色翠绿可掬。
早晨随老僧用斋,昨夜在崖口留宿。
锡杖斜倚枯松旁,绳床倒映深竹中。
通往东溪草堂的路,往来行走已熟悉。
人生志趣在云山,谁还能再受拘束?
背景
此诗作于大历二年(767年),岑参在蜀中游历华严寺时题写。诗中反映诗人晚年倾心佛门、向往山林的心境,是中唐文人”禅隐”风气的典型写照。
赏析
- 结构特点:
- 前四句写山寺环境
- 中四句记禅房生活
- 末二句抒隐逸情怀
- 艺术手法:
- 通感运用:”晴可掬”的触觉描写
- 细节白描:”锡杖倚松”的禅意画面
- 设问作结:强化超脱主题
- 禅意特征:
- 自然与禅修的融合
- 简朴生活的诗意化
- 精神自由的追求
评价
- 明代胡震亨《唐音癸签》:”‘晴可掬’三字,写山色入神。”
- 清代沈德潜《唐诗别裁》:”结语超脱,得禅家三昧。”
请登录后查看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