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雄草玄台

岑参

吾悲子云居,寂寞人已去。
娟娟西江月,犹照草玄处。
精怪喜无人,睢盱藏老树。

拼音

wú bēi zǐ yún jū,jì mò rén yǐ qù。
juān juān xī jiāng yuè,yóu zhào cǎo xuán chù。
jīng guài xǐ wú rén,suī xū cáng lǎo shù。

注释

  1. 子云:扬雄字子云
  2. 草玄处:扬雄撰写《太玄经》的遗址
  3. 娟娟:形容月色明媚
  4. 睢盱(suī xū):张目仰视状
  5. 精怪:指山林中的精灵鬼怪

译文

我为扬雄故居而悲伤,人已逝去只余寂寞。
明媚的西江月光,依然照耀着著书处。
精灵鬼怪喜无人迹,睁大眼睛藏在老树间。

背景

此诗作于大历二年(767年),岑参任嘉州刺史期间游历成都时所作。诗人借咏扬雄遗迹,既表达对先贤的追慕,又暗含对自身学术追求的思考,反映中唐文人的文化自觉。

赏析

  1. 结构特点:
  • 前二句抒怀古之情
  • 中二句写永恒月色
  • 后二句绘荒寂之景
  1. 艺术手法:
  • 时空对照:”人已去”与”月犹照”
  • 拟人手法:”精怪喜无人”的想象
  • 意象经营:”老树”的历史沧桑感
  1. 思想内涵:
  • 对文化传承的忧思
  • 学术精神的永恒价值
  • 历史与自然的对话

评价

  1. 明代钟惺《唐诗归》:”‘睢盱’二字,写尽荒台鬼气。”
  2. 清代沈德潜《唐诗别裁》:”结句冷峭,得屈子《山鬼》遗韵。”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请登录后发表评论

    请登录后查看评论内容